【題目】地球的公轉繞什么轉( 。
A.地軸
B.太陽
C.月亮
D.金星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甲為中國疆域示意圖,乙為我國東海防空識別區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東海防空識別區主要位于甲圖中的_____海域(填數碼)。
(2)甲圖中與我國相鄰的世界最大的內陸國是__(填字母),我國領土最西端位于___(填省級行政區全稱)。
(3)有關我國疆域、人口、民族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
A.我國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
B.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大西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C.我國地域遼闊,北回歸線穿過南部,北極圈穿過北部
D.我國人口分布以黑河﹣騰沖一線為界,東南少西北多
(4)北回歸線自東向西依次穿過的省區是臺、_____、桂、_____。(填簡稱)
(5)我國東部瀕臨四個海洋,其中__________(填序號和名稱)是我國內海。
(6)長江、黃河共同流經的省區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臺灣海峽兩岸地區略圖”,回答有關問題。
(1)臺灣東臨______洋,西隔臺灣海峽與______省相望.澎湖列島位于圖中A、B兩處的______處。
(2)臺灣島是我國第______大島嶼.縱貫臺灣島東部的臺灣山脈是______走向.世代居住在臺灣的少數民族是______。
(3)臺灣島地處亞歐板塊與______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4)______(緯線)穿過臺灣島中部偏南的位置,地處熱帶、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
(5)臺灣的經濟是富有海島特色的______經濟。
(6)臺灣島被譽為“祖國的寶島”,下列描述中可信的是______。
①“海上米倉”、“東方甜島”②東南部沿海降水少,光照充足③山地、平原面積各占一半 ④是“水果之鄉”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近年來,隨著電商的繁榮帶來了快遞和物流的興盛,同時包裝材料和快遞垃圾也與日俱增。2017年,我國由電商平臺投入使用“共享快遞盒”,替代常用的瓦楞紙箱!肮蚕砜爝f盒”是一個方形的塑料盒,這種快遞盒回收后,每個能用1000次。
據此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共享快遞盒”最主要體現了( )
A. 綠色發展理念B. 創新發展理念C. 開放發展理念D. 全球化理念
【2】“共享快遞盒”的使用直接有利于哪種資源的保護?( )
A. 土地資源B. 煤炭資源C. 森林資源D. 有色金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準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并決定在深圳珠海、廈門、汕頭試辦經濟特區。改革開放40多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通過從境外引進資金,技術、設備與管理模式,經濟得到迅猛發展。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部分區域示意圖(下圖)。
(1)分析深圳、珠海首先對外開放的優勢條件。
(2)40多年來,香港與珠江三角洲地區優勢互補,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結合所學知識,將A、B、C、D四個選項分別填入表格中數字序號對應的空格內。(填字母)
A.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和新能源、海洋產業
B.先進制造業基地
C.現代物流、金融保險、信息服務、文化創意產業
D.承接海外訂單,從事樣品制造和開發新產品,供應原材料和元器件,控制產品質量,進行市場推廣和營銷
(3)2017年7月1日,《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香港簽署,粵港澳三地傾力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規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主要目的是( )(單選)
A.緩解交通擁堵 B.促進粵港澳深度合作
C.降低勞動力成本 D.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兩年地理學習,我們掌握了地球——人類“家園”的基本情況。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左圖數據說明了我們“家園”的
A. 海陸分布B. 質量C. 高低起伏D. 大小
【2】右圖顯示“家園”的海陸面積比約
A. 8:2B. 7:3C. 5:5D. 9:1
【3】下列詩句中能夠反映地球是球體的是
A.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B.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C.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D. 飛流直下三千尺你,疑是銀河落九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參原生于我國東北原始森林中,是喜冷涼、濕潤而耐蔭的藥用植物,怕積水,不耐旱。忌強光直射,讀長白山局部地區的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四地中,最有可能找到人參的是( )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2】關于圖中地理事物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山項海拔為800~900米
B. 圖中河流a海段自東北向西幽流
C. 乙、丁間圖上距離為2厘米,則兩地實地距離為1000米
D. 丁地所處的地形部位是山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