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南亞地區圖,回答問題。
(1)圖中A是 (國家),被稱為其母親河的是 ,從E (國家)注入孟加拉灣。
(2)南亞地區主要受 季風的影響,一年分三季,在本地區東北部有世界雨極____。
(3) 位于A國,被譽為“世界七大建筑奇跡”之一。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自2018年起我國將每年的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豐收節當日,地球位于圖中的
A.a附近B.b附近C.c附近D.d附近
【2】甲地“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乙地“秋分天氣白云來,處處好歌好稻栽”。對兩地及秋分時節的農諺解釋正確的是
①甲地:東北平原——種春小麥 ②甲地:華北平原——種冬小麥
③乙地:長江中下游平原——種水稻 ④乙地:江南丘陵——收水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豐收節”的設立,能
A.體現國家對“三農”的高度重視B.為農民增加一個法定假期
C.增加各地農作物種植晶種D.改變農作物空間分布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我國大力推進雨水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建設。左圖“海綿城市示意圖”,右圖“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分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左圖顯示,城市“海綿體”包括
①森林和綠顏色屋頂 ②水泥或瀝青路面
③透水磚鋪裝的廣場 ④湖泊和人工濕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海綿城市”試點城市集中分布在
A.東部的季風氣候區B.降水量在400-800mm地區
C.面積廣大的山區D.西北內陸干旱地區
【3】試點城市積極建設“海綿城市”的自然原因,多為
①夏季降水集中 ②易受臺風侵襲 ③平原地形 ④人口密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海綿城市”的建設將利于緩解當地
①用地緊張 ②交通壓力 ③雨季內澇 ④淡水不足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盆地中河流的水源主要來自( )
A. 湖泊水 B. 雨水
C. 地下水 D. 高山冰雪融水
【2】實現該盆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是( )
A. 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發展節水農業
B. 利用水資源,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
C. 利用光熱資源,大面積種植熱帶水果
D. 提高土壤肥力,大力發展林業及林產品加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臺灣島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A為我國固有領土—釣魚島,該島位于 ( )
A. 渤海 B. 黃海
C. 東海 D. 南海
【2】下列關于臺灣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島上河流短小,水流湍急
B. 氣候全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C. 省級行政中心是高雄
D.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中東部地區
【3】臺灣重點發展了出口加工工業,其經濟類型與下列國家相類似的是 ( )
A. 美國 B. 巴西 C. 澳大利亞 D. 日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南極地區材料及略圖,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一:南極洲氣候資料: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在-25℃以下,極端最低氣溫達-88℃以下;大部分地區年平均降水量在55毫米以下,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大部分地區的平均風速為17——18米/秒,最大風速可達100米/秒。
材料二: 2014年2月8日,中國第四個南極科考站泰山站在南極內陸冰蓋腹地建成開站,泰山站架空設置是為了避免飛雪掩埋。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擔中山站到昆侖站之間的“中繼站”任務。
(1)圖中字母代表的海洋:A B
(2)圖中地球自轉的方向呈 (順、逆)時針方向。
(3)根據材料一,判斷南極地區的氣候特征為 。
(4)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開站,試解釋一下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20年,我們經歷了一場“地獄級”開年。4000億只蝗蟲大軍,席卷了西非到東非、南亞的20多個國家,非洲的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直接宣布農業生產完全停頓。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非洲肺魚濕季在水中生活,干季河流干涸時也能存活,這種魚最有可能生活在( )
A.甲氣候區B.乙氣候區C.丙氣候區D.丁氣候區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著嚴重的人口、糧食與環境問題。下列措施中對解決上述三種問題都能起到顯著作用的是( )
A.保護森林和草場,嚴禁亂伐和濫牧
B.發展農業科技,提高糧食產量
C.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D.大量墾荒,增加土地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