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是這位“母親”目前多種“疾病”纏身。讀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小題。
【1】與母親河“腳腫”密切相關的是
A.“大量脫發”B.梯級水電站C.“動脈阻塞”D.“腹瀉”
【2】關于“母親河”黃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A.發源于青藏高原,曲折東流注入東海
B.流經的主要地形區有四川盆地、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C.全長5000多千米,長度居我國第二位
D.下游河寬水深,航運價值大
【3】制約華北平原農業生產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B.水源C.氣溫D.地形
【答案】
【1】D
【2】C
【3】B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我國黃河的治理與開發。
【1】讀圖可知,母親河“腳腫”發生在黃河下游地區,這里“腳腫”的主要原因使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腹瀉”),導致黃河含沙量大增。黃河流經下游平原地區,地形平坦,流速變緩,導致下游地區泥沙淤積,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故答案選D。
【2】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地區,自西向東注入渤海,A錯;黃河主要流經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地區,沒有四川盆地,B錯;長江是我國第一長河,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C對;黃河下游泥沙淤積,河道堵塞,航運價值低,D錯,故答案選C。
【3】華北平原位于我國北方地區,地形平坦、光照充足、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但是由于季風氣候的特點,在每年的春季,由于氣溫回升,蒸發強烈,但季風雨帶未到達華北地區,容易出現干旱,且該地區工農業用水量大,加劇了此地的干旱程度。所以,制約華北地區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是水資源緊張。故答案選B。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人口增長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四類國家都可能存在人口問題,其中人口出現負增長,青壯年勞動力不足的國家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下列關于②類國家人口問題現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老齡人口較多
B. 青壯年勞動力過剩,就業壓力過重
C. 人口增長過快,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
D. 人口素質偏低,教育壓力過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央視熱播欄目《中國詩詞大會》讓我們在感受詩詞之美的同時,也體會到詩詞中蘊藏著豐富的地理知識,你發現了嗎?據圖文資料回答下面各小題。
【1】“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反映了我國的地勢特征是
A.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B.東高西低,大致呈階梯狀
C.中部高,四周低D.四周高,中部低
【2】謝公屐是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特制的木制旅游鞋(如下圖),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寫道:“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下圖為謝公屐示意圖。謝公屐的特別功能與“天姥”的位置對應正確的是
A.節省體力——東南丘陵B.防滑防潮——成都平原
C.保暖隔雪——東北平原D.脫穿便利——珠江三角洲
【3】邊塞詩人岑參詩中寫道:“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此景可見于
A.云貴高原B.新疆地區C.東北三省D.四川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各小題。
9月27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辦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中國成功解決了14億人的吃飯問題,用9%的耕地養活了近20%的人口,創造了世界農業史上的奇跡。
(1)圖甲中的B分布區分布有我國北方主要的糖料作物______,根據活動積溫劃分,該區域位于_____(溫度帶),對應作物熟制為______。
(2)根據圖乙可知,我國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______(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區。
(3)根據圖丙的信息,試分析在新疆可以投資修建_______工廠,并說明你的理由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是由于( )
A.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互擠壓
B.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相互擠壓
C.印度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的張裂
D.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
【2】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地殼最活躍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農業“七大主產區”示意圖和中國水資源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位置和地形兩方面分析,我國農業主產區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
(2)河套灌區主產區的主要灌溉水源來自_____。
(3)黃淮海平原主產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對本區農業生產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是_____。
(4)東北平原主產區的作物熟制是_____。
(5)位于南方地區的農業主產區主要包括_____和_____,其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