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示意我國2010年四個省區面積和人口數量,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四省區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 新疆B. 廣東C. 河南D. 西藏
【2】該圖反映了我國人口( )
A. 基數大B. 增長速度快C. 地區分布不均勻D. 老齡化嚴重
【答案】
【1】B
【2】C
【解析】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密度大,我國人口分布特點:分布不均,東多西少。
【1】人口密度是反映了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來表示,人口密度=四省的總人口數除以總面積,廣東為10441÷17.95=581.7人/平方千米;新疆為2186÷164=13.33人/平方千米;河南為9405÷16.7=563.2人/平方千米;西藏為301÷122.8=2.45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廣東,故答案選B。
【2】我國人口分布特點:分布不均,東多西少。從黑龍江的(黑河)至云南的(騰沖)一線,以東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圖中反映了我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勻;C符合題意。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兩幅圖,回答問題。
(1)寫出甲圖中數字代碼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城市: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水域: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省級行政區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
(2)乙圖中,字母A是__________地區,B是__________地區。
(3)長江三角洲地區地形以__________為主,是我國重要的__________(糧食作物)產區,這里河湖眾多,是我國重要的__________產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部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地區地處“三洲五海之地”,其中A是_____________。
(2)圖中信息顯示,該地區_________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及其沿岸地區,該資源出口的必經之地B是________________海峽。
(3)生活在該地區的阿拉伯人,屬于_________人種。
(4)關于該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氣候炎熱,傳統民居是高腳屋 B.農業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
C.沙漠廣布,降水豐富 D.城市多分布在內陸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東南亞地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是世界上重要的熱帶作物生產基地
B.由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部分組成
C.整個地區都是熱帶雨林氣候
D.處在兩大洲和兩大洋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重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企鵝比北極熊生活的地方更加冷,主要的原因是( )
A.南極大陸是陸地,而北極地區是海洋
B.南極地區緯度比北極高
C.南極地區風比較大
D.南極地區常年無人居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氣候學上通常以候平均溫度(每5日的平均氣溫)作為季節的劃分標準:候溫高于22℃的時期為夏季,低于10℃為冬季,介于二者之間的為春季和秋季.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序號代表的城市中,入春日期最接近的是( )
A. ①與②B. ③與④C. ②與④D. ①與③
【2】甲區域七月候溫( )
A. 在12°C左右B. 接近15°CC. 低于10°CD. 16°C-22°C
【3】甲區域全年皆冬的原因是( )
A. 距海遠,年溫差小B. 深居內陸,降水少C. 海拔高,氣溫低D. 地形封閉,日照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日本經濟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經濟十分發達,是世界上的經濟強國
B.工業原料和燃料主要從國外進口
C.工業制成品大量出口
D.建立了許多海外生產與銷售基地,投資建廠的主要對象是非洲、南美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巴西礦產和工業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其人種構成最顯著的特征是__________數量多。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請舉一例具有巴西特色的文化活動:__________。
(2)巴西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平原,這里人口稀疏,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20世紀60年代以來,這里的雨林遭受了嚴重的破壞,由此產生的環境問題有__________。
(3)根據圖中信息,要想建一鋼廠,你認為廠址應設在__________,說說你的理由。(兩條)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