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水半球和陸半球”圖,回答下列問題。
(1)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積的_________%。甲圖是_____半球。
(2)A 點的緯度為_____,經度為_____。A 點位于_____洲。
(3)B 是兩個大洲的分界線_________運河。
【答案】71 陸 30°S或南緯30° 120°E或東經120° 大洋洲 巴拿馬
【解析】
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廣闊的海洋連為一體,習慣上人們把大洋分為四大部分,分別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1)全球海陸分布不均,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占地球表面積的29%。甲圖是陸半球。
(2)從圖中可知,A 點的緯度為30°S,經度為120°E(120°E和60°W是一組經線圈)。A 點位于大洋洲。
(3)從圖中可知,B 是兩個大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有關南亞地區圖,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水稻生長需要較高的熱量和充足的水分。小麥喜溫涼氣候,比較耐旱。
(1)讀圖,從緯度位置看,南亞大部分位于_______(高、中、低)緯。
(2)南亞中部是_______平原,南部為_______高原。耕地面積廣,為糧食生產提供有利條件。
(3)南亞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的地區主要分布在_______部及西部沿海,首都新德里的降水大約是_______毫米--_______毫米之間。乞拉朋齊因地處山地_______(迎風坡或背風坡)成為“世界雨極”。
(4)A、B兩地區,主要種植水稻的是_______,原因是 _______。
(5)A河注入_______洋,A河入海口所在的國家首都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同學地理筆記上的長江流域開發條件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請幫該同學在上圖中補充長江下游的開發條件
①江面寬闊,水流平緩 ②地形多樣,以丘陵為主
③雨熱同期,水熱條件配合較好 ④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下列開發長江流域的措施,合理的是
A. 上游河段利用水能開發水電 B. 上游干流河道清淤便于航運
C. 中游圍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積 D. 下游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圖a比較A、B兩地降水量多少:來自太平洋的暖濕風受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擋,B地的降水量比A地______。
(2)從圖b中可以看出,北美洲氣候復雜多樣,_____________氣候分布面積最大。
(3)地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假設北美洲地形為圖c所示,結合圖a、圖b分析,北美洲40°~60°的緯度范圍內分布面積將明顯擴大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氣候。
(4)從地形、氣候、交通等因素分析,圖c中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洋沿海地區。
(5)北美洲的氣候和天氣深受________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A、C兩大地理區域的劃分界線大致與 ______等降水量線一致,此界線北段大致經過 ________(山脈),確定該界線考慮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
(2)A、B兩區域的界線大致過________----_______,與我國________等溫線一致。與我國________等降水量線一致,該界線考慮的主導因素是_____;
(3)D地區的界線與地勢________級階梯的分界線基本吻合,因此該界線界定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_。小圖中的農業生產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區(填字母)。
(4)隨著經濟的發展,你認為區域之間的哪一方面的差異會越來越小。(________)
A、民居 B、農業 C、交通 D、自然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南方地區圖回答:
(1)讀圖描述南方地區的位置和范圍:我國南方地區大致位于________一線以南,_________高原以東,東臨東海,南臨_______海。
(2)A所在的地形區是______,冬季,它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氣溫偏_____(高/低)
(3)南方地區屬于濕潤的熱帶和_______氣候,在氣候______的環境下,發育了紅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區又被稱為“_________”;南方地區的三種常見食材有________、椰子、竹筍;其中分布在溫暖濕潤、地勢相對較高地區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萬里長江,險在荊江”是因為( )
A.水土流失嚴重
B.河道彎曲,水流不暢,泥沙淤積在河床上,形成地上河
C.江面狹窄,水流湍急
D.落差巨大,且江底多暗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德州中考)自然地理環境是由地形、氣候、水文等自然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形成的,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基礎。讀東南亞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面有關甲半島地形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形復雜,中高周低
B. 平原為主,地形平坦
C. 山河相間,北高南低
D. 南高北低,縱列分布
【2】甲半島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河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區,下列成因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地形平坦 B. 水能豐富
C. 河運便利 D. 水源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南北極地區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長城站位于昆侖站的____方向。
(2)北極地區的代表動物是____,南極地區的代表動物是____。
(3)我國南極地區的四個科學考察站中不會出現極晝極夜現象的是____站。
(4)兩極地區酷寒的共同原因是____。
(5)南極、北極地區相似的方面有____。
①光熱資源豐富②水力資源豐富③有人類定居④淡水資源豐富
(6)在南極洲進行科學考察一般都選擇2月份,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