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地質學家經(jīng)過長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塊的名稱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解答 解:讀圖分析可知:
(1)全球由六大板塊,依據(jù)位置,圖中①為美洲板塊,②為印度洋板塊,③為南極洲板塊.
(2)從圖中可以看出,亞洲的印度半島和大洋洲都屬于印度洋板塊.
(3)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脈是由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的,原因在于板塊碰撞擠壓隆起形成山脈.
故答案為:(1)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2)印度洋;(3)美洲;南極洲;板塊碰撞擠壓隆起形成山脈.
點評 本題考查板塊分布及板塊運動,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地形影響 | B. | 季風影響 | C. | 緯度影響 | D. | 經(jīng)度影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000人/平方千米 | B. | 2500人/平方千米 | C. | 4000人/平方千米 | D. | 250人/平方千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喜馬拉雅山區(qū)過去曾經(jīng)是海洋,后來抬升擠壓成陸地 | |
B. | 喜馬拉雅山區(qū)有許多的淡水湖,是湖中生物的化石 | |
C. | 臺灣海峽海底生長著許多海底植物 | |
D. | 臺灣海峽從溫帶漂移至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450cm | B. | 150m | C. | 450m | D. | 45k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