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完成后面小題:
(1)與圖中L自治區相鄰的國家是( )
A.印度
B.韓國
C.馬來西亞
D.日本
(2)圖中甲、乙兩條大河注人的海洋分別是( )
A.甲注入東海、乙注入南海
B.甲注入黃海、乙注入渤海
C.甲注入渤海、乙注入東海
D.甲注入南海、乙注入渤海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歐班列小使者 合作發展大交流
中歐班列是指往返于中國和歐洲之間的鐵路貨運列車.2017年9月15日,山東首條“點對點”直達中歐班列從威海港始發,自東到西慣穿整個中國。它從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經中亞、歐洲等地,直達德國杜伊斯堡,運行時間15天至18天,比威海至德國海上運輸縮短近20天,去程滿載“威海制造”,歸程滿載“德國特產”,讀下圖,回答問題。
(1)圖甲中甲組、乙組商品是德國特產”或“威海制造請把“甲組乙組”填在右面示意圖相應的括號內(箭頭表示商品流動方向)。
(2)中歐班列運輸路線經過地區自然地理環境差異顯著,圖乙甲地的地形類型是 。圖丙中①、②、③三個氣候圖分別代表杜伊斯堡、阿斯塔納、威海三地的氣候,據此說出三地氣溫年較差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填序號),威海的降水特點是 。
(3)中歐班列與同起始地的海上運輸相比,優勢是 (至少寫出兩點)。
(4)從農業、工業、服務業三方面說明杜伊斯堡所在歐洲西部經濟的發達性(至少寫出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題:
(1)關于如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B.我國地勢西低東高,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C.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上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D.我國復雜多樣的地形中,山區面積比較小
(2)這種地勢特征對我國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表現為( )
A.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豐沛的降水
B.使我國許多大河自東向西注入海洋,溝通了東部與西部之間的交通
C.在階梯內部,由于降水豐富,水能資源巨大
D.有利于我西北內陸地區的農業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
(1)甲地的海拔是米.
(2)甲地與乙地的相對高度是米.
(3)丙地和丁地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分別是和 .
(4)圖中等高距(等高線與等高線之間的距離)是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形略圖,完成各題:
(1)寫出字母代表的山脈名:A; B; C; D; E .
(2)圖中地形區:高原①是;盆地②是; 平原③是;丘陵④是 .
(3)⑤所在省區的簡稱是 . ⑥所在省區行政中心是 .
(4)我國疆域最西端⑦是: .
(5)我國地勢第二、第三階梯的分界線為D、E、巫山和雪峰山( 用字母G在圖中標出雪峰山 ).
(6)我國第二階梯主要地形為 和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
A.0°經線和180°經線的經線圈
B.西經10°和東經170°的經線圈
C.西經20°和東經160°的經線圈
D.西經90°和東經90°的經線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稱AB
(2)寫出圖中數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稱①②
(3)圖中甲處為運河,它是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
(4)A,B,C,D,E五個大洲中氣候類型屬于冰原氣候的是 .
(5)世界上各種氣候類型中,在A大洲沒有分布的是氣候.
(6)在A大洲上有一個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區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