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這里“上海為龍頭,蘇浙為兩翼”,以全國2.2%的陸地面積、10.4%的人口,創造了全國22.1%的國內生產總值、24.5%的財政收入、28.5%的進出口總額,目前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科技、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材料中所說區域指的是()
A.京津唐地區B.長江三角洲地區C.環渤海地區D.珠江三角洲洲地區
【2】下列關于該區域的自然條件敘述正確的是()
①航運發達,水資源、漁業資源十分豐富②東臨渤海和黃海
③有“黃金水道”之稱的長江貫通東西④擁有瀕海、沿江雙重區位優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下列關于該區域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被人們贊美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B.被譽為“東方明珠”
C.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D.是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
【4】長江三角洲地區瀕江臨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下列表示其位置的圖示正確的是()
A.B.
C.D.
【答案】
【1】B
【2】C
【3】B
【4】B
【解析】
【1】由題目可知,該地區以上海為龍頭,蘇浙為兩翼,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可以判斷,該地區是長江三角洲地區,故選B。
【2】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航運發達,水資源、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東臨東海和黃海;有“黃金水道”之稱的長江貫通東西和擁有瀕海、沿江雙重區位優勢,故選C。
【3】長江三角洲被人們贊美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故A正確。被稱為“東方明珠”的只有上海市,故B錯誤。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故C和D正確,故選B。
【4】長江三角洲位于長江入海口,北臨黃海,南臨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與圖中B表示的位置分布圖相符,故選B。
本題考查長江三角洲地區位置及經濟發展特點。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船型屋是我國某地居民就地取材,以竹木為屋架,茅草覆頂,底部架空而成的一種民居形式(如下圖)。該民居的營造技藝,入選了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傳統民居最有可能位于
A.海南島B.遼東丘陵
C.青藏高原D.黃土高原
【2】該民居能夠反映當地的環境特征是
A.高寒缺氧B.炎熱潮濕C.地表崎嶇D.寒冷干燥
【3】船型屋采用下空結構可能是
A.防寒、防凍土B.防雨、防水淹C.防風、防滑坡D.防潮、防蛇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關于歐洲西部經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大部分是發達國家
B. 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有“工業文明的搖籃”之稱
C. 德國、英國等是世界上傳統的工業大國
D. 現在,歐洲西部的傳統制造業蓬勃發展、興盛不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校秋游地點的等高線地形圖。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同學們設計了三個秋游活動方案:從甲村出發,方案1:攀登山峰,鍛煉體質。方案2:觀賞瀑布,感受自然。方案3:游覽民俗村,體驗文化。
(1)方案1對應圖中路線______(a/b/c),這條路線主要沿________(地形部位)線前進。
(2)沿著b路線走,進山后沿途_______(能/不能)看到②山峰,這里因為__________。
(3)三個方案中,你建議體力欠佳的同學選擇方案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4)傍晚,部分同學登上了①山峰,看到陣陣炊煙從甲村飄向自己所在的位置,當時的風向是_____風。
(5)圖中①、②兩山峰中,海拔較高的是________,該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________。
A.526米 B.690米 C.735米 D.823米
(6)當地政府計劃在①、②(圖上距離3厘米)兩山峰之間修建索道,索道的長度約為________米。
(7)民俗村修建自來水路線,從③、④兩個取水點中選擇應選擇_______,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及有關氣候資料圖,完成下列問題。
(1)劃分A區域的主導因素是_____。
(2)甲地與乙地相比,冬季氣溫較低的是____地,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__;甲地與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較少的是____地,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____。
(3)乙地耕地類型為_____,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__。
(4)C區域主要的植被類型是_____,D區域主要的植被類型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某時段天氣周報手機截圖”,完成下列各題。
【1】根據天氣周報,人們出行最有可能使用雨具的是
A. 星期一B. 星期二C. 星期三D. 星期四
【2】截圖中的天氣狀況,最有可能出現在
A. 1月B. 7月C. 4月D. 10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南方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到學校附近開展野外考察活動,如圖是考察區域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⑤地形是_____;圖中M地與圖示區域中最高峰的相對高度是_____米。
(2)小清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同學們發現小清河的一條支流繪制錯誤,它是①②③④中的_____河,判斷理由是_____。
(3)同學們發現M地杜鵑花正在怒放著,而N地杜鵑花仍含苞待放,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他們還看到甲乙兩地種植的農作物不同,_____地種植水稻,_____地種植柑橘。
(4)同學們為當地旅游業發展獻計獻策,建議在_____處開發攀巖運動項目,在小清河支流中的_____河開發激流漂流項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