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甲地區與乙地區的地理界線大致是( )
A. 秦嶺—淮河 B. 南嶺—長江
C. 秦嶺—黃河 D. 南嶺—珠江
【2】乙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地區,主要發展( )
A. 漁業 B. 旱作農業
C. 畜牧業 D. 水田農業
【3】丙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
A. 植被茂密 B. 夏季低溫
C. 干旱少雨 D. 河網密布
【4】丁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畜種是( )
A. 三河牛 B. 三河馬 C. 新疆細毛羊 D. 牦牛
【答案】
【1】A
【2】B
【3】C
【4】D
【解析】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1】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有明顯的差異。從圖中可以看出,甲為我國北方地區,乙為我國南方地區,丙為我國西北地區,丁為我國青藏地區,甲和乙的分界線為秦嶺——淮河一線,故本題選A。
【2】秦嶺-淮河主要是我國四大區域中,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北方地區降水量較少,其農業屬于旱作農業,故本題選B。
【3】丙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從地理學的角度來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風到達河西走廊后已屬強弩之末,難以再向西北前行.廣大的西北地區屬于典型的非季風區,降水稀少,氣候干旱,這也是當地氣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故本題選C。
【4】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西藏牧區和青海牧區是我國的四大牧區,我國四大牧區各自都有自己的優良畜種:內蒙古的三河牛、三河馬,新疆的細毛羊,青海和西藏地區的牦牛,故本題選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11月28日,厄瓜多爾國通古拉瓦省的通古拉瓦火山當天凌晨發生4次強度較大的地震并開始噴發……下列是關于火山和地震的敘述,你認為錯誤的是( )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
B.火山和地震多發生于板塊交界處
C.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內部能量的釋放過程
D.地震發生時躲到高樓和高壓線下避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四大地理區域圖 。
(1)填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四大地理區域的名稱:A____ B___C___D____。
(2)A地區和D地區的分界線是G_____(山脈)F___________(河流)。
(3)區域B在第_____階梯。
(4)區域C的降水量自東向西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__
(5)地勢最高的區域是_______ (填區域名稱)。
(6)氣候最溫暖濕潤的_________。 (填區域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工業基地分布圖(圖1),完成以下問題。
(1)關于圖中工業基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基地以輕工業為主
B.②基地淡水資源充足
C.③基地能源不能自給
D.④基地礦產資源豐富
(2)連接京津唐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的鐵路線是
A.京廣線
B.京滬線
C.京哈線
D.京包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西藏自治區地處我國西南邊陲,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高寒是主要的自然特征,其西北部荒漠廣布。西藏人口密度僅2.2人/平方千米,分布分散。青稞是西藏重要的糧食作物,但畝產量不及水稻的一半。西藏人民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創造了獨特的雪域文明,現在正和全國人民一起加快建設步伐,共創美好未來。結合“西藏相關地理事物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根據圖中信息,對西藏人口分布的推斷,正確的是
A. 西北部少,東部、東南部多
B. 西北部多,南部少
C. 東北部多,西南部少
D. 中部多,四周少
【2】下列關于促進西藏進一步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因西北部荒漠廣布,應引種熱帶、亞熱帶樹種,擴大其森林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
B. 因地處我國西南邊陲,人口密度小且分布分散,應強化鐵路、公路等交通設施建設,加強區內、外聯系,促進西藏全面發展
C. 因雪域高原環境獨特,生態脆弱,應嚴禁工業、旅游業等產業的發展,防止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D. 因青稞等糧食產量低,應大面積播種水稻等高產農作物,解決糧食不能自給的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