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示意黃河流域干濕區分布等資料,讀圖回答問題。
(1)土地荒漠化現象主要分布在圖中______字母所在地區,該地區屬于我國干濕地區的______地區與__________地區。
(2)“溝壑縱橫”地表特征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形區,形成該特征的自然原因有______等;__________是下游“地上河”的主要治理措施。
(3)黃河上、中、下游河段中,易發生凌汛現象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河段。
【答案】A 干旱 半干旱 黃土高原 土質疏松(植被稀疏、降水集中在夏季等) 加固堤壩 上 下
【解析】
根據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曲折東流入渤海.主要支流有湟水、汾河、渭河、洮河;黃河下游流經半濕潤地區,因地勢平坦,流速降低,泥沙沉積,使河床抬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地上河”,進行分析解答。
(1)土地荒漠化現象主要分布在圖中A字母所在地區,該地區,降水較少,氣候干旱,多風沙,土地荒漠化嚴重;該地區屬于我國干濕地區的干旱地區與半干旱地區。
(2)“溝壑縱橫”地表特征主要分布在B黃土高原地區,該地區由于土質疏松,植被稀疏,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嚴重,形成溝壑縱橫的地表景觀;黃土高原大量泥沙進入黃河,在下游平原地區淤積河床,形成“地上河”,可采取加固堤壩進行治理。
(3)黃河上、中、下游河段中,易發生凌汛現象的主要有上游和下游河段,該河段由低緯度流向高緯度易發生凌汛。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布及夏季風向,讀圖回答問題。
(1)A、B所在區域中,代表季風區的是_________,二者分界線大致接近我國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分布。
(2)影響我國的夏季風主要包括東南季風與______季風,其性質是______(填“寒冷干燥”或“溫暖濕潤”)。
(3)受其影響,我國東部地區降水集中在_________季節,呈現從_________向_________遞減的空間分布總趨勢。夏季風活動不穩定容易導致_________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甲乙兩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甲、乙所在的緯線長度相等
B.甲、乙所在的經線長度相等
C.甲點位于乙點的東北方向
D.甲、乙兩點每年各有一次陽光直射現象
【2】乙點位于( )
①東半球 ②南半球 ③西半球 ④北半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的數字代表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四大地理區域間的界線不包括 ( )
A.200毫米年降水量線B.秦嶺—淮河一線
C.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D.大興安嶺——古長城
【2】圖中③、④分別是 ( )
A.青藏地區、南方地區B.西北地區、北方地區
C.西北地區、青藏地區D.青藏地區、西北地區
【3】圖中,農田多為旱地、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的區域是 ( )
A.①B.②C.③D.④
【4】下列地區全部屬于北方地區的是( )
A.黃土高原、塔里木盆地、長江三角洲B.黃土高原、遼東丘陵、四川盆地
C.東北平原、內蒙古高原、云貴高原D.東北平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5】下列項目中,屬于區域④的是( )
①賽龍舟 ②獻哈達 ③那達慕大會 ④雪頓節 ⑤豐收節 ⑥收割青稞
A.①②④B.②③⑥C.②④⑥D.②⑤⑥
【6】下列關于圖中②區域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
A.位于秦嶺淮河以南,東臨黃海和東海
B.地形較北方地區更平整開闊
C.這里樹木常綠,河湖密布,紅色土壤上長著茶樹
D.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地球公轉的方向________,自轉周期__,公轉周期__。
(2)當地球公轉至①位置時,南半球是______(季節),北極圈以北地區發生________現象。
(3)當地球公轉至②位置時,北半球的節氣是________日,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