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經緯網和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A地一直向南走,最后能到達 , 從B點一直向東走,最后(選填“能”或“不能”)回到B點,如果能,走的距離為。
(2)寫出C點的地理坐標(經度和緯度)。
(3)當地球公轉到丁位置時,南半球的阿根廷正處在季。
(4)1月22日,地球運行的位置在①、②、③、④段中的。
【答案】
(1)南極點;能;4萬千米
(2)40°E,40°S
(3)夏
(4)④
【解析】⑴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緯線是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由此可判定,從A地一直向南走,最后能到達南極點,從B點一直向東走,最后能回到B點,所以走的距離正好是赤道的周長,大約4萬千米。
⑵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由此可判定,圖中C點的經度是40°E,緯度是40°S。
⑶當地球公轉到丁位置時,為北半球的冬季,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南半球的阿根廷正處在夏季。
⑷1月22日,位于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與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之間,地球運行的位置在①、②、③、④段中的④。
所以答案是:(1)南極點、能、4萬千米;(2)40°E,40°S;(3)夏;(4)④。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港澳與祖國內地的聯系十分密切;貧w后,港澳與內地的往來更加頻繁,經濟聯系更加緊密。讀“港澳地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數字②表示的是我國哪個經濟特區?( )
A.廣州
B.深圳
C.汕頭
D.廈門
(2)該區和祖國內地經濟發展優勢互補,其中該區為祖國內地提供
①勞動力資源 ②資金 ③廠房 ④技術(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為擴展城市建設用地,香港采取了“上天”和“下!钡确绞,這里的“下海”是指( )
A.經商
B.海上養殖
C.填海造陸
D.出航
(4)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是( )
A.博彩旅游業
B.電子工業
C.服裝加工
D.玩具制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中國主要山脈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寫出以下號碼代表的山脈、山峰的名稱填寫在相應的空格內
④ 山;⑤嶺;⑦山脈
⑧山;⑨嶺;15嶺
(2)我國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分界線:西起⑩山脈,向東經12山脈,向東南到③山脈東部邊緣。
(3)我國山脈11和山脈17之間所夾的盆地是盆地,我國山脈⑩和山脈11之間所夾的盆地是盆地。
(4)臺灣島、海南島是我國的兩個島嶼,每年難以受到冬季風的影響,請分析一下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上合青島峰會”與2018年6月9日至10日在青島舉行,有關青島位置優勢敘述正確的是
A. 青島屬于河北省,靠近首都北京 B. 青島是重要海港,海運交通便利
C. 青島所屬省份行政中心是上海,經濟發達 D. 青島能舉行峰會是因為所屬省接壤鄰國眾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某校地理興趣小組分別在二分二至日,于當地正午時刻測量學校旗桿的影子長度,數據記錄見下表。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表中測量時間②對應的節氣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該學?赡芪挥
A. 遼寧 B. 北京 C. 山東 D. 廣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局部圖(左圖)”和“賀蘭山及附近景觀示意圖(右圖)”,完成下列小題。
【1】賀蘭山()
A. 位于甘、陜交界處B. 是我國地勢的階梯分界線
C. 甲坡和緩,乙坡險峻D. 大致東北—西南走向
【2】造成賀蘭山東部平原與西部高原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 太陽輻射西多東少B. 灌溉水源東多西少
C. 降水總量西多東少D. 平均氣溫東高西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看“長江水系流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數碼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稱:長江發源于源頭①山,注入東海;湖泊③ , 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
(2)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水能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游.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②是水利樞紐。
(3)圖中城市A是長江上游與中游的分界線,它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中海、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圖,結合相關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地理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考察時,發現巖石中含有魚、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說明
A. 這里曾經是海鮮B. 這些生物曾生活在陸地上C. 生物在不斷進化D. 地殼穩定沒有變動
【2】按照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圖6中正確的是( )
A. 阿爾卑斯山會消失B. 喜馬拉雅山會增高C. 紅海會縮小D. 地中海會擴大
【3】下列關于學校人員避震的做法錯誤的是( )
A. 教學樓中樓層較高的學生,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
B. 地震發生時,教學樓內的學生馬上跳樓。
C. 地震發生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
D. 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們講述地震和預防。避震知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