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長江水能資源蘊藏量極其豐富,90%集中在
A.宜賓至宜昌
B.源頭至宜賓
C.宜賓至湖口
D.三峽地段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泰安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天然橡膠是一種熱帶經濟作物,是制造輪胎的原料。天然橡膠喜高溫,生長在年均溫19℃以上,年降水量在1 000~1 500 mm的熱帶地區。全球天然橡膠的最大產地在亞洲的東南部。
(1)圖中數碼①表示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________省,②是________(特別行政區)。
(2)讀圖,說出我國天然橡膠的分布特點,并從氣候方面簡要分析其原因。
(3)臺灣島上主要工業和城市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這種分布特點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影響?
(4)圖中地區是我國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請利用所學知識簡要分析該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圖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圖例是地圖上用來說明地理事物的文字
B.圖例是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號
C.圖例是地圖上用來表示地理事物的數字
D.圖例是地球上地理事物的縮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圖”,完成下列問題。
(1)“高原之舟”主要分布在 地區,該地區最顯著的自然特色是 ,該地區被稱為“日光城”的城市是 。
(2)“沙漠之舟”主要生活在 地區.該地區是一個以 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區。
(3)與①、④兩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火致相吻合的是 ( )
A.干旱地區和濕潤地區分界線 B.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C.800毫米等降水最線 D.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
(4)關于四大地理區域優勢能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區域④主要是煤炭和石油 B.區域①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C.區域②主要是地熱能和核能 D.區域③主要是水能和石油
(5)四大地理區域差異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正確的是 ( )
A.區域④多為旱地,傳統民居多為平頂屋 B.區域③河流眾多,內河航運普遍
C.區域①干旱,發展了河谷農業 D.區域②為高寒草原牧區,傳統民居為蒙古包
(6)受地理環境的影響,產生于④地區的歌舞比產生于③地區的歌舞
①舞姿更道勁有力 ②舞姿更輕柔飄逸 ③歌聲更委婉動聽
④歌聲更粗獷嘹亮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北美洲都為發達國家
B.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非洲
C.發達國家大多數分布在北美洲、歐洲、大洋洲
D.目前,亞洲還沒有發達國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讀“南亞地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小題。
【1】下列關于南亞位置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南亞位于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洋之間
B. 圖中海域①是孟加拉灣,②是阿拉伯海
C. 北回歸線穿過南亞中部,南亞大部分位于低緯度地區
D. E是南亞島國馬爾代夫
【2】關于南亞地形和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恒河沖積形成恒河平原,自東向西注人②海域
B. 印度河主要流經A國,恒河主要流經B國
C. 南亞地勢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傾斜
D. 南亞自北向南,地形類型分別是山地、平原、高原
【3】據圖,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 圖中盛行東北季風,是南亞的雨季B. 圖中盛行東北季風,是南亞的熱季
C. 圖中盛行西南季風,是南亞的雨季D. 圖中盛行西南季風,是南亞的旱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非洲和南美洲略圖,完成問題:
(1)甲處的河流為______,所在地形區的名稱是______,植被景觀為______,據圖判斷該河的流向為_______。
(2)乙地所在地形區的名稱是___________,流經乙地的河流名稱是___________。
(3)下列稱號,屬于非洲的是___________,屬于南美洲的是_____________。
①“赤道上的白雪公主” ②“世界油閥”③“地球的傷疤” ④ “世界人種大熔爐”⑤“玉米的故鄉” ⑥“富饒大陸”
(4)非洲的地形以________為主,南美洲東部地形的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列舉非洲和南美洲在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上的相似之處(至少三點)。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