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貝都因人住帳篷、穿大袍、過游牧生活,是受哪種自然條件的影響( )
A.高山地區 B.熱帶干旱 C.氣候嚴寒 D.氣候濕熱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某日地球的晝夜分布圖(下左圖)及地球公轉示意圖(下右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造成地球晝夜交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左圖所示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節氣),此時在右圖中地球公轉到__________處。
(3)左圖所示,此時北京(116°E,40°N)正值________(白天、黑夜)。
(4)上圖是東營的小華記錄的“二分二至”正午時刻教室內的光照情況,其中符合圖10所示這一天光照情況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形成了“弓箭型”的經濟發展空間格局。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弓箭型”經濟格局
①箭頭:分析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的位置優勢。
②箭:箭是指,它目前面臨哪些生態環境問題。
【2】武漢是沿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該地如何因地制宜規劃工業部門,并簡述理由。
【3】比較、歸納是地理學習的常用方法。請結合表中信息,按要求填寫表中的內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以黑色人種為主,有“黑種人的故鄉”之稱
B.地形以高原為主
C.金剛石、黃金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
D.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緩慢,以出口工業制成品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日照模擬)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讀黃河水系示意圖,對各河段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河段①水資源豐富
B. 河段②支流稀少
C. 河段③已成“地上河”
D. 圖中水利樞紐是三峽
【2】在黃河流域的開發與治理過程中,合理的是( )
A. 河套平原利用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成為“塞上江南”
B. 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應采取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進行治理
C. 下游“地上河”易發生洪水災害,應開挖新河
D. 黃河水運價值巨大,已成為東西運輸的大動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聊城中考)讀下面兩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海拔大多在50米左右;大部分屬于亞熱帶,年降水量1 000~1 400毫米;河流縱橫交錯,湖蕩星羅棋布;大部分為水稻土;無霜期每年210~270天,農作物一年兩熟至三熟。
材料二 長江流域簡圖
材料三 近年來,我國正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支撐帶。
(1)據材料一分析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成為“魚米之鄉”的原因。
(2)圖中三列山脈屬于 走向。結合下圖簡要說明這種走向的山脈對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有何影響。
(3)簡述“黃金水道”——長江對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所起的帶動作用。
(意思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中國空白政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北回歸線自西向東依次穿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省區簡稱)
【2】①是______(填省區全稱),與其接壤的最大內陸國是______。
【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地震。表示四川省的序號是__。
【4】③是__海;④是__海峽。該海峽西側的省區是__
【5】同時與渤海,黃海相鄰的省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沿北緯32°地形剖面圖”,完成下列要求.
【1】我國地勢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A、B、C三級階梯屬于第三階梯的是_______,第三級階梯上的主要地形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第二級階梯上的主要地形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F為__________山脈,①__________高原,②__________盆地,③__________平原.
【4】分析這種地勢特征給我國帶來的優越性:
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