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青藏地區土地利用和農牧業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從該地區主要畜種和農作物可以推斷該地區大部分區域氣候 ( )
A. 寒冷、降水很少 B. 溫和濕潤
C. 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D. 終年炎熱干燥
【2】該地區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該地區 ( )
A. 西北部 B. 東南部及東部邊緣
C. 中部及南部 D. 北部及西南部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黃土高原的治理措施是 ( )
A.興建南水北調工程
B.改良鹽堿地,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C.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
D.大力興修水利,發展糧食生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我國能源工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西氣東輸”輸送的能源是核能
B.水能主要分布在長江、黃河等河流的下游,東部沿海興建了大批水電站
C.石油是我國第一大能源,石油工業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區
D.煤炭是我國第一大能源,山西省的煤炭產量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我國民族特征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共有56個民族 B.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均勻分布 D.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學校開展“水土流失與植被的關系探究及其利用價值的發掘”研究性學習,讀圖文材料完成活動報告。
材料1 歷史上,黃土高原曾經植被繁茂,溝壑稀少。后來,植被逐漸遭到破壞,水土流失越來越嚴重,形成了如今千溝萬壑的景觀。
材料2 20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長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變化
流域水土流失面積 | 森林覆蓋率 | 主要湖泊蓄水容積 | 湖泊面積 | |
50年代 | 36.38萬平方千米(1957年) | 22%(1957年) | 洞庭湖293億立方米 | 洞庭湖4 300平方千米 |
90年代 | 79.94萬平方千米(1986年) | 10% | 洞庭湖174億立方米 | 洞庭湖2 600平方千米 |
材料3
(1)[觀察發現]圖一中從黃河水采水樣,渾濁程度不同,較混濁的水樣取自黃河_____(上、中)游河段,反映了水中泥沙含量__________。
(2)[觀察發現]閱讀材料二,近年來,長江上游森林破壞嚴重,導致水土流失現象嚴重。長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有______________(多選題,填選項字母)
A.植物種類增加 B.土壤肥力下降 C.涵養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積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發滑坡、泥石流
(3)[觀察發現]黃河和長江水能資源豐富的河段主要集中在______(上、中、下)游,原因是________。圖二中A、B處為我國兩個大型水利樞紐,其中A為___________水利樞紐;長江支流眾多,C支流名稱是__________。
(4)“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的景象出現的地區是_______________地區,此區域降水豐沛,由于上游________________(人為原因),導致河道淤積,易發生____________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