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濰坊地形和交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為 河,其流向是 ,由圖分析該河流流向與地勢的關系 。
(2)根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原則,濰坊南部地區適合發展 ,中部地區適合發展 ,北部地區適合發展海水養殖業。
(3)諸城是濰坊的主要茶葉產地,從地形和氣候兩個方面分析諸城種植茶樹的有利條件。
地形: 。
氣候: 。
(4)濰坊的交通線分布最稠密的地區是 ,分析這里交通線稠密的自然原因和社會因素。
自然因素: 。
社會因素: 。
【答案】(1)濰 自南向北流
濰坊地勢南高北低,決定了濰河發源于南部山地,自南向北注入萊州灣(意思相近即可)。
(2)林果業 種植業
(3)諸城位于濰坊南部低山丘陵地區,適合茶樹的種植;諸城是濰坊市熱量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適合茶樹的生長
(4)中部平原地區 中部平原地區地形平坦;中部平原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
【解析】(1)讀圖可知:A為濰河,其流向是自南向北流, 眾所周知,水自高出流向低處,濰坊地勢南高北低,決定了境內河流多自南向北流;
(2) 濰坊市北臨萊州灣,沿海灘涂廣闊,可發展海水養殖,位于北方地區降水較少,氣溫較高,有利于海鹽生產,南部山區發展林果,中部平原發展種植業.
(3) 諸城位于濰坊南部低山丘陵地區,適合茶樹的種植;諸城是濰坊市熱量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適合茶樹的生長;
(4)據圖可知:濰坊市交通運輸線稠密,交通發達,穿越濰坊市的高速公路主要有“三橫一縱”。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京津冀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北京是全國的 中心。
(2)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4年3月5日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加強環渤海及京津冀地區的經濟協作。京津冀將走向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經濟一體化道路。結合下右圖,北京首先向河北擴散的產業可能是( )
①軟件研發產業 ②鋼鐵工業 ③石油化學工業 ④機械制造業 ⑤影視文化產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3)北京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是( )
A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多
B氣候宜人,環境優美
C資源豐富
D臨海,交通便利
(4)長江三角洲中的重要湖泊是 ( )
A.太湖 B.洞庭湖 C.鄱陽湖 D.洪澤湖
(5)南京、上海、杭州三城市所對應序號正確的是 ( )
A.④②⑤ B.④⑤⑧
C.⑥②⑤ D.⑥⑤⑧
(6)下列關于上海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上海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城市B.上海是我國最大的煤炭輸出港
C.上海是我國最大的民工接收地D.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商業中心
(7)連接京津冀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鐵路干線名稱是 。
(8)兩地區的重要工業基地發展的共同優勢條件有( )
①兩地都具有沿海、沿鐵路的便利交通 ②兩地的煤炭資源都十分豐富 ③兩地的鋼鐵工業都靠近原料產地 ④兩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費市場大 ⑤兩地均位于我國農業發達地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我國季風的敘述,正確的是
A.影響我國的夏季風,既有來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風,也有來自印度洋的東南季風
B.東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東部地區,西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西部地區
C.受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季風區
D.季風區降水比非季風區降水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路線圖,回答下面小題。
【1】穿黃隧道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包括
①建設資金短缺 ②工程設備缺乏 ③隧道較長 ④地質條件復雜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2】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劣勢有
①調水量受季節限制,冬季水量小 ②需開挖新河道,增加了工程量 ③污染嚴重,水質差 ④穿越黃河要建穿黃隧道
⑤工程建設加重受水區的環境惡化
A. ③④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世界年平均氣溫由赤道向兩極逐漸降低,請你用箭頭在圖中標出氣溫這一變化規律.
(2)圖中 A 處氣溫比周圍地區氣溫低的原因是 ;
(3)圖中 B 處氣溫低的原因是 ;
(4)圖中北半球的等溫線比南半球的等溫線 (平直、彎曲),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青臧高原地區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甘肅與青海兩省地理分界線大致是
A.昆侖山 B.唐古拉山 C.祁連山 D.阿爾金山
【2】具有“河流并排而流,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特點的地形區是
A.藏北高原 B.橫斷山區 C.柴達木盆地 D.河西走廊
【3】青臧高原的農作物主要分布地區是
A.凍土地帶 B.湖泊地帶 C.河谷地帶 D.山地地帶
【4】青臧鐵路修建的以橋代路是為了
A.盡量少占耕地 B.保護三江源
C.為野生動物提供遷徙通道 D.保護高寒草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西北地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從A、B、C、D依次出現的自然景觀是:森林草原、 溫帶 、荒漠草原、荒漠;該種景觀的產生是由于距海洋遠近不同,深受 量多少影響形成.
(2)下列有三項符合圖中① 、②所在地正確的說法是
A.圖中①黑色陰影部分表示了我國西北地區目前嚴重的土地沙漠化現象
B.圖中②表示塔里木盆地豐富的煤炭資源
C.圖中②地有我國輸送能源的“西氣東輸”工程線的起點
D.圖中①地有我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
E.“三北”防護林對于圖中①、②風沙有防治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