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國天氣網發布“2019年楊柳絮預警圖”, 預測華北部分地區楊柳絮開始飄飛的時間,提示市民做 好防護工作。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
A. 緯度越高的城市飛絮時間越早B. 經度越大的城市飛絮時間越晚
C. 京津冀地區出現飛絮時間最早D. 氣溫是影響飛絮早晚的重要因素
【2】楊柳絮是北方春季火災隱患之一,主要原因是
①楊柳絮易燃燒
②春季氣溫回升,多大風天氣
③春季降水少,較為干燥
④楊柳絮飄飛是借助風力傳播種子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
【3】可以減弱楊柳絮飄飛的天氣是
A. B.
C.
D.
【4】治理楊柳絮飄飛的合理措施是
①砍伐所有的楊樹和柳樹
②合理疏伐,更新優良樹種
③修剪楊柳樹的大型樹冠
④減少室外活動和體能鍛煉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答案】
【1】D
【2】A
【3】A
【4】C
【解析】
根據楊柳絮問題發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進行分析解答。
【1】讀圖可知,城市飛絮時間的早晚與緯度沒有必然的聯系;圖示區域的鄭州、濟南和石家莊出現飛絮的時間最早;氣溫是影響飛絮早晚的重要因素;結合題意。故選:D。
【2】由于楊柳絮易燃燒;春季氣溫回升,多大風天氣;春季降水少,較為干燥等原因,楊柳絮成為北方春季火災隱患之一;結合題意。故選:A。
【3】讀圖可知:A表示的天氣是中雨,B表示的天氣是多云,C表示的天氣是晴,D表示的天氣是西北風六級;可以減弱楊柳絮飄飛的天氣是中雨,故選項A符合題意;結合題意。故選:A。
【4】合理疏伐,更新優良樹種,修剪楊柳樹的大型樹冠是治理楊柳絮飄飛的合理措施。砍伐所有的楊樹和柳樹會破壞環境,減少室外活動和體能鍛煉不能治理楊柳絮飄飛;結合題意。故選:C。
考查楊柳絮問題發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問題。
(1)甲、丙兩地理區域的分界線A劃分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_
(2)甲、乙兩區域之間的分界線B接近于__________mm等降水量線。
(3)乙地區主要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_
(4)丙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是_________
(5)丁地區有“高原之舟”之稱的畜種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各地區地貌特征的描述,錯誤的是()
A. 一望無際地勢平坦——華北平原
B. 地勢地平,河湖密布——長江中下游平原
C. 千溝萬壑,支離破碎——內蒙古高原
D. 遠看是山,近看是川——青藏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南亞地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半島是 ,其北部與中國山水相連。該半島山脈與河流分布特點為。(2)描述曼谷和新加坡兩地的氣候特征。①曼谷:;②新加坡:。
(3)中南半島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
(4)東南亞各國歷史悠久,多元民族文化并存,名勝古跡眾多,風土人情多樣。下列旅游勝地不位于東南亞的是
A.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歐洲西部和北美地區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歐洲西部和北美地區共同瀕臨的大洋有 。
(2)兩地區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在分布范圍上有怎樣的差異? 。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3)根據圖示,分析歐洲西部的人夏季喜歡到地中海沿岸休閑旅游的原因。 。
(4)美國農業發達,許多農產品的生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但咖啡卻需要從巴西等國進口,根據圖示,分析其主要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寒假期間住在北京(400N, 1200E)的小梅前往菲律賓馬尼拉旅游。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馬尼拉
A. 位于菲律賓南部B. —年中有兩次太陽直射
C. 是一個溫帶度假海島D. 海拔高,交通不便
【2】旅游期間,小梅能感受到當地
A. 四季分明,冬暖夏涼B. 正值雨季,陰雨連綿
C. 陽光沙灘,晴空萬里D. 寒冷干燥,北風呼嘯
【3】小梅帶回北京的當地特產 最可能是
A. 椰子油、芒果干B. 牛肉干、貝殼工藝品
C. 蘋果、葡萄干D. 木雕、奶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大型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第一季開播,影片分別介紹了海南、陜西、新疆、黑龍江、江西、上海等六個自然生態各不相同的省級行政區域,全景式俯瞰一個觀眾既熟悉又新鮮的美麗中國、生態中國、文明中國。閱讀相關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1)判斷圖中地理事物名稱:A(河流);B(山脈);C(省級行政中心)。
(2)在新疆萬物都是色彩搭配的高手,白色的棉花,紅色的番茄,辣椒更是被做成色素成為制作口紅的原料,試分析新疆發展特色農產品的有利條件。
(3)成語“涇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渭河水常年呈黃色,而涇河水的顏色常常隨季節交替發生變化。讀圖可知,(季節)“涇渭分明”現象最明顯,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河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
(4)D地區素有“中國雪鄉”的美譽,從10月至次年5月積雪連綿,年平均積雪厚度達2米。根據圖中信息,解釋雪鄉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位于非洲大陸的甲、乙、丙三地緯度相當。下圖為三地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甲、乙、丙三地的共同之處是
A. 降水量少的季節氣溫高B. 年降水量相等
C. 氣溫年較差均大于100CD. 均位于南半球
【2】根據氣溫資料,推測三地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為
A. 甲一乙一丙B. 甲一丙一乙C. 乙一甲一丙D. 乙一丙一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