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華北某地有關資料表
材料2:1982年以后,該地區以第一生態學理論為指導,把農作物秸稈和糧食加工產生的米糠、麩皮作為飼料送至飼料場,牲畜的糞便、部分秸稈進入沼氣池,產生的沼氣供農民作為生活燃料。沼渣和沼液,一部分送至魚塘養魚,一部分送至農田和蔬菜大棚作為肥料,一部分沼渣經加工后成為飼料。魚塘的底泥又可作農田、果園的肥料。這個地區已初步形成了種植、養殖、加工多種經營的生產結構,農業生產步入了區域化種植、規模化經營、清潔化生產的良性發展軌道。這種農業發展類型是生態農業的一種。
(1)1982年該地區農業生產部門以________業(種植業、林業、牧畜業和水產養殖)為主。
(2)與1982年相比,2003年該地區河流含沙量減少,原因是當地森林覆蓋率________,導致水土流失程度________。
(3)該地區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的________農業,在農業發展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調整________;發展________廣開源流,開發利用________能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內容 | 土地面積 | 人口 | 國民生產總值 | 水資源 |
約占全國比例(%) | 5.4 | 17.5 | 26.2 | 3.5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濰坊卷)地理(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兩大經濟地帶之后,我國又一工業密集區——環渤海經濟圈已初步形成。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顥。(9分)
材料一 環渤海經濟圈以京、津為中心帶動的兩側扇形區域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業群、港口群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
材料二 環渤海地區土地面積、人口、國民生產總值、水資源約占全國比例表。
內容 |
土地面積 |
人口 |
國民生產總值 |
水資源 |
約占全國比例(%) |
5.4 |
17.5 |
26.2 |
3.54 |
材料三 北京市地圖和環渤海地區礦產、交通示意圖
(1)寫出材料三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脈,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田,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
(2)根據材料三分析,北京市的地勢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資源缺乏是限制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請結合材料一、二分析本地區水資源缺乏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環渤海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中心發展高新產業的有利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