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靖遠縣第五中學一地理興趣小組搜集了下列部分圖文資料,請你共同參與解答下列問題。
(1)該興趣小組所在區域位于左圖中的_________地區,該區域位于我國東部___________________一線以北。
(2)結合左圖中信息,寫出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經過的山脈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山脈。
(3)受季風氣候影響,我國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兩幅圖的信息,發現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部季風區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緩的丘陵地區。右圖中A 是________平原,C處主要發展的農業類型是_____。
(5)該興趣小組成員暑假期間到圖2中B處去游學,發現當地的米飯與北方人常吃的東北大米口感不一樣,請你幫他們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東北地區作物熟制是______,生長周期長,而南方地區是一年兩至三熟,生長周期短。
【答案】甲 秦嶺-淮河 大興安嶺 陰山 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東 華北 畜牧業 一年一熟
【解析】
在我國,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為季風區。非季風區是指不受夏季風影響或受夏季風影響不太明顯的地區,但非季風區也會受到冬季風影響。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該線西北為非季風區,東南為季風區,影響我國的夏季風包括來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和來自于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其特點是溫暖濕潤;我們把夏季風影響明顯地區稱為季風區。我國農業地區差異大,主要是東部和西部、南方與北方的差異。秦嶺-淮河線是我們國地理分區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地理分界線。在此線的北面和南面,自然條件、地理風貌、農業生產或是人民生活習俗,均有明顯不同。東西部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線為界。東部主要是種植業、林業和漁業。東部濕潤半濕潤地區的平原地區以種植業為主;林業集中分布于東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區,以及東南部的人工林區;東部沿海地區是海洋捕撈和海洋養殖的基地,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地區。西部地區以畜牧業為主,西部因為降水稀少,種植業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綠洲。
據圖分析可知:
(1)靖遠縣位于甘肅省中部,位于左圖中的甲北方地區,該區域位于我國東部秦嶺-淮河一線以北,該線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2)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大致沿①大興安嶺-②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以東為季風區,以西為非季風區。
(3)受季風氣候影響,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差異顯著,西北內陸地區,距海遠,受夏季風影響小,降水少,東南沿海地區,距海近,受夏季風影響明顯,降水豐沛,使我國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規律是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4)讀右圖可得,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緩的丘陵地區,右圖中A是華北平原,主要是旱作農業,C位于內蒙古高原,該處草地廣闊,主要發展的農業類型是畜牧業。
(5)B位于南方地區,該地主要的糧食作物是,但該地的米飯與北方人常吃的東北大米口感不一樣,其原因是:東北地區緯度高,氣溫低,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生長周期長,而南方地區熱量充足,作物熟制是一年兩至三熟,生長周期短。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為了促進區域間經濟的協調發展,上海所在區域與西藏昌都、青海果洛州等地進行幫扶結對,兩地區注重優勢互補,不斷深化合作與交流。讀圖1“青藏地區示意圖”和圖2“我國某工業基地圖”。
(1)青藏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是_________,生活在這里的耐寒畜種是_________;圖1中的青藏鐵路,在部分區域采用“以橋代路”的方式建造,目的是_________。
(2)河流經①山脈處,由于地勢落差大,河流蘊藏著豐富的_________(能源)。
(3)圖2表示_________工業基地,其工業發展缺乏_________。
(4)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兩區域進行“優勢互補”的合作中,不屬于a的是(_____)
A.勞動力 B.豐富的能源
C.充足的資金 D.土地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我國部分地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
(2)產生以上自然特征的原因按因果關系排序,正確的是
①降水稀少,氣候干旱 ②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隔
③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④深居內陸,距海遙遠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③④①D.④②③①
(3)本區最主要的生態問題是________。
(4)由東向西本地區的植被分布特點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