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南亞沿78°E的地形剖面示意圖” ,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b地形區的名稱為( )
A. 恒河平原 B. 亞馬孫平原
C. 印度河平原 D. 德干高原
【2】該國自北向南的地形依次是( )
A. 丘陵—平原—高原
B. 山地—平原—高原
C. 丘陵—盆地—高原
D. 山地—高原—平原
【3】圖中箭頭所示為南亞某季節的風向,受該風向影響,南亞有可能( )
A. 進入雨季,降水豐沛
B. 進入旱季,農業出現歉收
C. 在d地形成背風坡,降水少
D. 出現寒冷干燥的天氣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菏澤某中學學生計劃中考結束后,組團到A(河西走廊)、B(黃土高原)、C(貴州)三個區域去考察,以下是他們調查的相關資料及出現的問題,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資料一:河西走廊地區示意圖、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貴州地形圖、黃土高原圖;
資料二:河西走廊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歷來是我國西北地區的重要“糧倉”。
材料三: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導致地表巖石逐漸裸露的演變過程。我國西南地區由于長期的濫墾亂伐,再加上石灰巖地區土層薄,植被根系淺,暴雨沖刷力強,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巖石裸露,從而呈現石漠化現象。
(1)A區域城市分布特點是_______。
(2)A區域年降水量分布特點是_______,影響因素是_______ (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3)A區域突出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河西走廊歷來是我國西北地區的重要“糧倉”,而其不遠處卻是大片的沙漠,這是因為河西走廊具備的優勢自然條件是_______ (兩點)。
(4)B區域水土流失嚴重,其主要的人為原因是_______;C區域水土流失嚴重,呈現出石漠化現象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
(5)為了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C區域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_
①封山育林,異地搬遷②人工種草、草地改良
③陡坡開荒變成耕地④重點發展綠色農業、旅游觀光農業等特色農業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郵電部1962年發行的特種郵票,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保護郵票上動物的我市自然保護區是
A. 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 B. 鹽城珍禽自然保護區
C. 九龍口自然保護區 D. 大縱湖自然保護區
【2】上題所述的四個自然保護區共同的特點是
A. 以保護珍禽為主 B. 以保護珍稀魚類為主
C. 以保護濕地為主 D. 以保護水產資源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據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我們生活的大洲是( 。
A. A洲 B. B洲
C. C洲 D. D洲
【2】以下重要經緯線沒有穿過亞洲的是( 。
A. 北回歸線 B. 赤道
C. 北極圈 D. 本初子午線
【3】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 。
A. 土耳其海峽 B. 白令海峽
C. 巴拿馬運河 D. 蘇伊士運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的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長城,不僅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還是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歷代長城的布設都是以自然地理環境為基礎,走向與我國半濕潤、半干旱氣候分界線基本一致。古代,長城為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分界線,該線以西以北為游牧民族聚居地,他們善騎射,耕作水平極低,衣食受自然災害影響極大。
材料二 中國長城分布示意圖
(1)古代長城東起遼寧遼東,西至 省嘉峪關,自東向西跨越綿延數千里。據圖分析,長城以西以北的古代游牧民族善騎射、耕作水平低的主要原因。
(2)圖中 B 是 湖,是中國最大的湖;長城在 A 跨越稱為“塞上江南”的 ,該地盛產一種藥用作物枸杞,枸杞喜光喜冷涼,耐寒力很強,請分析寧夏大面積種植枸杞的優勢條件。
(3)圖中延安是中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延安所處地區主要的環境問題是什么?怎樣治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