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部分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數字所代表的省區名稱: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2)分布在圖中④、⑤兩地的少數民族分別是 族和 族.
(3)喜愛彈奏冬不拉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圖中的 (省區);喜愛拉馬頭琴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圖中的 (省區);每年七、八月,舉行那達慕大會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圖中的 (省區).(填代號)
(4)圖中②處主要的民族是 ,⑥處主要的民族是 .
【答案】(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陜西省;(2)回;藏;(3)①;③;③;(4)漢族;漢族.
【解析】
試題分析:牢記我國行政區劃,即可得出答案.
解:讀圖可知,(1)圖中數字所代表的省區名稱是: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②甘肅省,③內蒙古自治區,④寧夏回族自治區,⑤青海省,⑥陜西省.(2)分布在圖中④、⑤兩地的少數民族分別是回族和藏族.(3)喜愛彈奏冬不拉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圖中的①,喜愛拉馬頭琴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圖中的③;每年七、八月,舉行那達慕大會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圖中的③.(4)圖中②處主要的民族是漢族,⑥處主要的民族是漢族.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陜西省;(2)回;藏;(3)①;③;③;(4)漢族;漢族.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五帶示意圖(右圖)回答問題:
①根據圖中字母填寫地球上的五帶
A 帶 B 帶C 帶 D 帶E 帶.我國大部分地區位于五帶中的 帶.
②有陽光直射的 帶,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帶,四季分明的是 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回答問題.
(1)地區序號①代表 毫米的等降水量線,將我國大致分為 和 兩部分.其中 業、 業和漁業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而西部地區以 業為主.
(2)序號②代表 毫米的等降水量線,大致與我國冬季一月 線相一致,將我國東部地區又劃分為 區和 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京、武漢、廣州和哈爾濱四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完成填空.
(1)根據最高氣溫,最低月氣溫和氣溫年較差;降水量的多少和各月的分配情況,分析判斷四個城市分別是:A ,B ,C ,D .
(2)四城市降水季節分配的共同特點是,在一年中,降水集中在 季.
(3)根據氣溫曲線分析,我國氣溫分布特點是:冬季 ,夏季 .
(4)我國南北方的雨季長短不同,一般來說,南方雨季開始 ,結束 ,雨季長;北方正好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海陸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們生活的大洲是 (填英文字母),它分布著世界上最高峰是 ,號稱“地球之巔”.
(2)圖中 C是 (大洲),東臨④ (大洋).
(3)圖中B是 (大洲),東臨③ (大洋),D是 (大洲),北部分布著世界面積最大的 (平原).
(4)A、C兩大洲的分界線是 (運河),B、D兩大洲的分界線是 (運河),A、B兩大洲的分界線是 (海峽),該海峽溝通了① (大洋)和② (大洋).
(5)從圖中可知,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 (填英文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A、B均為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區,區域A表示 (土地利用類型)主要分布區,B區域表示 (土地利用類型).區域③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
(2)區域A和B大致以 為分界線,這條分界線與我國1月平均氣溫 ℃等溫線及年降水量 毫米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
(3)區域①為 林區,②為 林區.
(4)區域①的主要山脈有 和 ,區域②的主要山脈有 因此從地形看,我國林地主要分布在 地區,而耕地主要分布在 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感受到的下列地理現象中,與地球公轉運動有關的是
A.白銀比烏魯木齊天亮得早 B.暑假時的白天比寒假長
C.每天都看到太陽東升西落 D.經常在早晨看美國NBA籃球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的資料,完成問題.
中國陸地面積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卻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中國河流年徑流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中國森林面積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水平的
.
【1】根據資料,你認為正確的說法有( )
A.我國是一個資源很豐富的國家,各項指標均居世界前列
B.我國資源較為貧乏,各項指標均居世界后面
C.我國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D.我國資源總量豐富,人均擁有量較大
【2】為節約、保護好資源,下列行為錯誤的是( )
A.垃圾分類回收 B.大量互贈賀卡 C.不吃野生動物 D.節約用水
【3】我國自然資源人均占有量不斷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資源數量有限,難以大量增加
B.自然資源不可再生,用一點少一點
C.我國人口不斷增加,數量眾多
D.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浪費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