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城市化是現代社會文明的標志,生活在現代都市是人們的追求和向往。然而,廢氣、生活垃圾、噪音和人為污染等已成為當今政府和科技界普遍關注和亟待解決而又難以解決的問題。不少著名城市推出的文明城市建設中,都把降低二氧化硫、總懸浮顆粒含量,提高城市綠化作為城市化的重要標志。
(1)從材料中指出城市現代化的主要標志是降低________,提高________。
(2)衡量城市空氣質量好不好的標準是污染指數,污染指數越________,空氣質量就越好。
(3)數一數圖中城市質量達到優的城市有________個。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俄羅斯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讀下圖和資料回答問題.
(1)俄羅斯面積 萬平方千米;首都A是 ;大洲界線山脈D是 ;該國氣候“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短促”的成因是 。
材料一 圖中B、C工業區主要有煤炭、石油、鋼鐵、機械、電力等工業部門。
(2)說說該國“因地制宜發展工業”的情況。
材料二 2014年5月21日中俄兩國政府商定,從2018年起,俄羅斯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30年.中俄天然氣合作,充分體現了互信互利原則。
(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中俄經濟貿易為什么能實現“互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漫畫“地球在呻吟”,完成下列問題。
(1)這幅漫畫揭示的是___ 帶來的問題。
(2)這些問題具體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3)漫畫所反映的問題,主要存在于___ 洲、___ 洲及拉丁美洲。
(4)目前無常住人口的大洲是___。
(5)人口不能無節制的增長.人口的增長應與___相協調,與__相適應.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兩幅圖,完成圖后填空。
(1)A、B、C三點都位于地球上五帶中的____帶,一年中太陽直射兩次光臨____點。
(2)A點的緯度是________,一天中,A、B兩點先看到太陽的是____。
(3)當太陽直射A點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____處,此時北極圈內會出現________現象。
(4)當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乙處時,北半球處在____季,南半球處在____季。
(5)地球由公轉軌道的丙處向丁處運動過程中,咸寧市的白晝將變 ____(填“長”或“短”),獲得的太陽光熱也將逐漸________(填“增加”或“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農業的地區分布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曲線①為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此線以西是我國_____(農業部門)主要分布區。
(2)圖中 A、B、C、D 代表我國的四大牧區,其中 A 為_____牧區,C 為_____牧區。
(3)長江中下游平原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該地區農業耕地類型是_____,農作物熟 制普遍為_____。從自然方面分析,該地區發展淡水漁業的優勢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山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以下下題。
【1】圖中“”所在的部位表示
A. 山谷 B. 山頂 C. 出脊 D. 陡崖
【2】(小題2)圖中虛線表示的四條登山線路,坡度最緩的是
A. ①線路 B. ②線路 C. ③線路 D. ④線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在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白銀市主要位于( )
A.西北地區 B.南方地區 C.北方地區 D.青藏地區
(2)A、B兩地區的分界線D是______。該之線以南的地區,降水量比較______,一月平均氣溫在______℃以上。該線以北的B地區,主要有______平原和______平原。
(3)C地區氣候最大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其農業類型主要以______為主。
(4)E地區地勢較高,為黃河、長江等河流的發源地,主要有______等省(區)(寫全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我國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示意圖,分析回答問題。
(1)我國國土面積廣大,土地資源總量_____但人均_____。
(2)我國各類土地資源分配不均,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和東南部地區;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北部和_____地區。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季風區的平原和丘陵地區。
(3)我國土地的基本國策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