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2018年我國各省市 三類能源占全國同類能源發電量的比重圖。讀下圖,完下列各題。
【1】圖示能源
A. 屬于化石能源B. 屬于非可再生能源
C. 屬于清潔能源D. 開發利用不受天氣限制
【2】風力發電主要集中于
A. 西北地區B. 青藏地區
C. 北方地區D. 南方地區
【3】核能發電
①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區
②有利于調整能源結構
③對開發技術要求低
④集中于經濟較發達地區,緩解能源短缺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4】2018年10月,我國首個大型商業化光熱電站——青海省德令哈光熱電站正式投入運行。青海省建設光熱電站的優勢條件是
①太陽能資源豐富
②科學技術水平高
③未利用土地廣闊
④當地能源需求大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
【1】C
【2】A
【3】B
【4】B
【解析】
根據我國清潔能源的分布及發展情況,進行分析解答。
【1】讀圖可知,如圖所示的能源有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核能發電,這些都屬于潔凈能源;故選項C符合題意;結合題意。故選:C。
【2】風能是太陽能的一種轉化形式;我國可利用風能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大。目前,中國東南沿海、新疆北部、內蒙古、甘肅北部,是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圖中風力發電主要集中于西北地區;結合題意。故選:A。
【3】讀圖可知:核能發電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區,集中于經濟較發達地區,緩解能源短缺,有利于調整能源結構對開發技術要求高,故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
【4】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較稀薄,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同時,青海省地廣人稀,未利用土地廣闊,價格低廉。依據題意。故選:B。
考查我國清潔能源的分布及發展情況。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內蒙古高原東部水草肥美,多為定居放牧,內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為主。這反映出內蒙古高原自然環境的變化是
A.由東到西地勢逐漸降低 B.由東到西降水逐漸減少
C.由東到西氣溫逐漸降低 D.由東到西河流逐漸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幅員遼闊,地理位置優越,讀圖回答。
(1)我國位于洲的東部,洋的西岸。
(2)我國瀕臨的四個海中屬于內海是海,最南面的是海。
(3)我國陸地面積約平方千米。領土最南端和最北端跨緯度近度。
(4)我國的鄰國中,面積最大的是 , 人口最多的是。
(5)領土最南端省的簡稱是;最北端省的簡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日本和俄羅斯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日本國土狹長,大部分位于北溫帶②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沿岸③俄羅斯幅員遼闊,地勢西高東低④俄羅斯礦產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有關日本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口
B. 耕地面積狹小,農業生產水平不高
C. 礦產資源豐富,對外貿易發達
D. 工業發達,但工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以“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于5月15日在北京開幕。亞洲人民在數千年發展歷程中開辟的絲綢之路等古老商路,記錄著亞洲先人們交流交往的文明對話。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海上絲綢之路經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B. 北方絲綢之路起點在成都
C. 西南絲綢之路最遠到達美洲D. 三條絲綢之路到達同一終點
【2】亞洲是世界三個文明古國(古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的發祥地,三個文明古國
A. 地形均以髙原為主B. 都分布在河流沿岸
C. 都以白色種人為主D. 都以季風氣候為主
【3】亞洲文明大會召開的意義是
①傳承弘揚亞洲各國璀璨輝煌的文明成果
②為保護各國文化特色,減少國家間交流
③增強亞洲文化自信,促進亞洲協作互信
④凝聚亞洲發展共識,激發亞洲創新活力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8年秋分日,迎來我國首個“中國農民 豐收節”。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秋分時節,在北京最可能看到的景觀是
A. 千樹萬樹梨花開B. 映日荷花別樣紅
C. 紅楓似火照山中D. 雪晴云淡日光寒
【2】下圖中小豐和小收兩米粒在慶祝豐收,根據他們的對話可知
A. 小豐產自內蒙古高原B. 小收產自溫帶季風氣候區
C. 小豐的產地比小收的產地降水量少D. 小收品質優良是因其產地熱量充足
【3】豐收時節,中華大地收獲了品類豐富的農產品,主要得益于我國
①南北跨緯度大
②地形類型多
③農耕歷史悠久
④氣候復雜多樣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甲南美洲、非洲的氣候類型分布圖和圖乙南美洲至非洲沿赤道的地形剖面 示意圖,將序號代表的內容填寫在空格處,體會認識區域氣候特征的學習方法。
非洲 | 南美洲 | |
讀出主要 氣候類型 | 從面積來看,分布較廣的氣候類型 是 ①、熱帶沙漠氣候和 ②,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 布在非洲北部北回歸線南北兩側。 | 從面積來看,分布較廣的氣候類型是熱帶 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等,熱帶雨林氣 候主要分布在 ③ 兩側; 列舉一種與非洲不同的氣候類型: ④ |
找出氣候 類型的分 布規律 | 20°E經線自北向南依次穿過的氣 候類型是:地中海氣候、熱帶沙漠 氣候、熱帶草原氣候、⑤ 、 熱帶草原氣候、地中海氣候。 | 南回歸線自西向東依次穿過的氣候類型是: 熱帶沙漠氣候、⑥、溫帶 大陸性氣候、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 |
歸納分布 特點 | 以熱帶氣候類型為主,呈現出 ⑦ 分布的特點。 | 以熱帶氣候類型為主,西部沿海氣候類型 的分布區呈現⑧ 的特點。 |
對比觀察 分析 | 兩個大洲氣候類型和分布特點不同的主要原因有: ⑨ 的不同、 ⑩ 的不同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