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題文)地形圖在地方經濟發展規劃中往往發揮著重要作用,下圖為孝感市某特色古村落局部等高線地形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小題1)關于圖中信息有如下解讀,你贊同( )
A. 比較①、②兩處,②處坡度較陡 B. 圖中龍泉寺位于古村落的東南方向
C. 圖中A,B兩地的相對高度為200米 D. 孝感市中考時,圖中河流正處于枯水期
【2】(小題2)該村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符合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是( )
A. 推行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 B. 大肆砍伐森林,建木材加工廠
C. 保護綠水青山,發展鄉村旅游 D. 拆除傳統建筑,發展房地產業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紅在網上結識了外國小朋友詹尼,詹尼自豪地說“我們的語言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語言”。小紅說:“我們也很了不起,我們的語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這兩種語言分別是( )
A.英語、漢語 B.俄語、阿拉伯語 C.漢語、西班牙語 D.法語、葡萄牙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十一”小長假期間,小凱一家到附近山區游玩,如圖為該區域等高線示意圖(等高距為50米),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稱依次是( )
A.山頂、山脊、山谷、陡崖
B.山頂、山谷、山脊、陡崖
C.山谷、陡崖、山頂、山脊
D.陡崖、山谷、山脊、山頂
(2)圖中河流干流流向大致是( )
A.從西向東流
B.從東南向西北流
C.從北向南流
D.從東北向西南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實習的觀測點分布圖①﹣④為觀測點編號,如圖(b)為該班某小組在其中一個觀測點所作的記錄卡片.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根據如圖(b)中記錄的信息判斷,卡片中“觀察編號”應為如圖(a)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該班同學還使用“海拔高度測量儀”對甲、乙、丙、丁四個村莊的海拔進行了測量,驗證了如圖(a)中四個村莊的海拔高度,其中海拔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第二條進藏鐵路——川藏鐵路建設項目已經開工,它起于成都市,向西抵達拉薩,全長1629千米,建成后從成都行至拉薩的動車組列車僅需13個小時。
材料二:左圖是青藏地區略圖,右圖分別是成都市和武漢市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
(1)讀左圖,川藏鐵路東起成都,西至拉薩,沿途經過A________山脈。
(2)讀左圖,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主要位于青海省南部,“三江”指的是長江、黃河和________,它們源頭最初的補給水源是________。
(3)青藏地區位于我國地勢的第________階梯,在發展種植業的過程中,青藏地區不利的氣候條件是________,所以該地區的種植業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帶。
(4)川藏鐵路的起點成都市與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武漢市緯度相差不大,讀右圖,它們都是________(氣候類型),冬季平均氣溫相對較高的是________(成都市/武漢),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我國兩大河流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天上”指 , “海‘指海.
(2)黃河的①、②、③河段中,不會出現凌汛現象的是 . (填代碼)黃河在寧夏、內蒙古段、水流緩慢、泥沙沉積,形成了平原和平原
(3)長江示意圖中④為(城市),是中游最大的城市和交通樞紐.
(4)從長江、黃河的流向反映出我國地勢的特點是 .
(5)兩河豐富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 游河段.
(6)列舉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的理由:、 (至少兩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A區域綠洲上的瓜果特別甜,是因為( )
A.降水少,地下水含糖分較多
B.日照足,晝夜溫差大,營養物質消耗少,糖分積累多
C.土壤含糖分多,利于瓜果的生長
D.云量多,光照弱,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2)B區域的優勢能源有( )
A.煤炭和石油
B.水能和石油
C.石油和核能
D.核能和地熱能
(3)C區域舊式民居的屋頂坡度較大,這樣建筑的目的是為了( )
A.便于散熱更快
B.便于雨水流瀉
C.便于空氣流通
D.便于多接受陽光
(4)D區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A.干旱
B.終年高溫多雨
C.高寒
D.四季分明
(5)圖中Ⅰ、Ⅱ、Ⅲ三線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其中Ⅱ線是( )
A.秦嶺—淮河線
B.第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D.青藏高原邊緣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歷史文化悠久,遼、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定都,歷代君王對這里青睞有加,他們之所以這樣選擇,從自然條件考慮,可能的原因是因為這里 ①周圍地區資源物產豐富 ②地理位置優越 ③地處溫帶,氣候適宜 ④背山面海,交通便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