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孟買年內各月氣溫、降水量圖(甲)和印度1月、7月風向圖(乙),完成下列各題。
【1】對孟買氣候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A. 全年高溫多雨 B. 冬季溫和多雨
C. 夏季炎熱干燥 D. 雨季前氣溫最高
【2】將兩圖結合分析,可以看出印度
A. 吹東北季風時降水多 B. 吹西南季風時降水多
C. 水熱豐富無洪澇災害 D. 地形對降水沒有影響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世界局部地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亞洲與非洲的陸上分界線甲是
A. 巴拿馬運河B. 馬六甲海峽C. 蘇伊士運河D. 土耳其海峽
【2】根據板塊構造學說,紅海海域逐年擴大的原因是
A. 板塊的上升B. 板塊的張裂C. 板塊的下降D. 板塊的碰撞
【3】圖示地區最為豐富的自然資源是
A. 水資源B. 石油資源C. 森林資源D. 煤炭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面地理事物的名稱A________洲;B________洋;C________海峽;D________半島。
(2)亞洲與E洲的分界線是________。
(3)從東西半球看,亞洲大部分位于________半球;從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________半球;從地球五帶的劃分看,大部分地處________帶;從海陸位置看,西與A________洲接壤,東北以________海峽與________洲為界;東臨________洋,南臨________洋,北臨________洋。
(4)亞洲的河流大多數發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由此可以判斷亞洲的地勢特點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界線,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
A. 甲區域與乙區域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和太行山
B. 甲區域與丙區域的分界線是昆侖山和祁連山
C. 丙區域與丁區域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D. 丁區域是與乙區域的分界線是巫山和雪峰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西半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H點的經緯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該點位于____洋。
(2)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____洲,緯度最高的大洋是____洋。
(3)A、B兩洲的分界線是____。A洲有世界最大的平原______平原,該平原人口____(填“稠密”或“稀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大洲中,赤道穿過且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發達國家最多的是____。(填字母)
(5)E洲居民主要是____人種,C洲中南部主要是____人種,乙附近居民主要講____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四地某年人口統計表”,完成下列小題。
【1】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2】丁地若持續保持現有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水平,對社會經濟可能造成的影響是
A. 增大就業壓力B. 增加社會財富C. 加重生態破壞D. 加大社會福利負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亞洲氣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亞洲東部形成季風氣候是受海陸熱力差異的影響
B. 亞洲的季風氣候自北向南依次為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C. 影響亞洲的夏季風主要來處太平洋和大西洋
D. 亞洲季風區內,旱災和水災十分頻繁
【2】北回歸線在亞洲境內沒有穿越的氣候類型是( )
A. 熱帶沙漠氣候B. 熱帶季風氣候
C. 溫帶大陸性氣候D. 亞熱帶季風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聚落是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產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結構等無不深深打上自然環境的烙印。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民居,一般用樹枝、木棍構架,房頂鋪茅草。高腳屋是東南亞原住居民的房屋,多為竹木材料,雙層結構,上層住人,下層存放雜物,屋頂坡面長且陡。日本白川鄉的荻町“合掌屋”屋頂傾斜達到60度,屋頂所鋪的茅草厚度達七八十厘米。結合下列圖形,完成下列各題。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
A. 黑種人的故鄉 B. 白種人的故鄉 C. 民族大熔爐 D. 混血種人社會
【2】非洲草原的房屋建筑充分考慮了
A. 地震災害 B. 寒潮災害 C. 風沙災害 D. 就地取材
【3】東南亞的“高腳屋”反映了當地什么樣的氣候環境
A. 濕熱 B. 干旱 C. 寒冷 D. 溫和
【4】“合掌屋”獨特的結構是為了適應該地
A. 炎熱多雨的氣候 B. 多臺風的氣候
C. 嚴寒多雪的氣候 D. 溫和多雨的海洋性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