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東北地區山川秀美,物產豐富。閱讀圖表,回答下列問題。
(1)說出東北地區糧食商品率高于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主要原因。
(2)東北平原土壤肥沃,但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相比,糧食單位面積產量相對較低,是從緯度位置分析其主要原因。
(3)根據沈陽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圖,分析遼河的水文特征。
(4)東北地區有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該工業基地的名稱是 。讀圖分析,東北地區發展重工業的有利條件。
(5)東北地區是中國傳統的老工業基地,20世紀90年代以來,其地位不斷下降。請你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
【答案】(1)東北地區人均耕地多于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均糧食占有量多,農產品消耗少,商品率高。
(2)東北平原所處緯度較高,熱量少;農作物一年一熟,復種指數低;多低溫冷害。
(3)水量較小、汛期較短、冬季結冰期長、水量季節變化大、河流的含沙量較大。
(4)遼中南工業基地 豐富的煤、鐵、石油等自然資源、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良好的工業基礎。
(5)實施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工業;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積極發展觀光旅游業;減少能源和資源浪費。
【解析】
(1)根據表格可知,東北地區糧食商品率高于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主要原因是:東北地區人均耕地多于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均糧食占有量多,農產品消耗少,商品率高。
(2)東北平原土壤肥沃,但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相比,糧食單位面積產量相對較低原因是:東北平原所處緯度較高,熱量少;農作物一年一熟,復種指數低;多低溫冷害。
(3)讀圖可知,沈陽屬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溫帶季風氣候,位于濕潤半濕潤地區。遼河的水文特征是:水量較小、汛期較短,冬季結冰期長、水量季節變化大。
(4)讀圖可知,東北地區有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基地。東北地區發展重工業的有利條件:豐富的煤、鐵、石油等自然資源、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良好的工業基礎,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5)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合理化建議:實施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工業;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積極發展觀光旅游業;減少能源和資源浪費。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偉大的祖國,地理位置優越,國土遼闊,人口眾多。讀圖并結合已學的地理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是我國的__________(省級行政區),與之相鄰的國家①是_____。
(2)圖中B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其行政中心是_______。C是我國的首都______市,D省的簡稱是________。
(3)長江和黃河共同流經的省級行政區域是_____省和四川省。
(4)線②從黑龍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騰沖,此線東南部地區人口_________,此線西北部地區人口________,這是由于各地區自然、歷史、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各類地形面積比例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一般把_______ 、崎嶇的高原和_______ 統稱為山區。
(2)由圖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我國地形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
(3)山區在發展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等方面,往往具有優勢。
(4)在山區部分水熱條件較好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發展 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綱要》提出,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一流灣區全面建成。如圖為港珠澳大灣區簡圖。
(1)粵港澳大灣區地處 三角洲,其范圍包括 省9市、香港(序號為 )和澳門。
(2)為了縮短港澳與內地流通的時間與距離,請你提出改善交通條件的措施。
(3)分析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中,祖國內地在經濟發展中有哪些優勢?
(4)玲玲講述自己到香港、澳門旅游的見聞,下列說法不可信的是( )
A.澳門和香港都是人多地少,均采取填海造陸的方式來擴充土地
B.香港被稱為“購物天堂”,澳門城市環境優美,是“花園城市”
C.香港和澳門與福建省相鄰 D.港澳自然資源不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全球海陸分布狀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全球陸地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半球 B. 全球海洋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C. 全球陸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D. 全球海洋主要集中分布在東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請依據下面三幅圖和文字資料,完成各要求。
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建設了一個又一個令世人矚目的“超級工程”,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就是其中之一。該工程建成后,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聯接,將構成我國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1)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是:東多西少, 。通常情況下,我們采取跨流域調水來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勻的狀況,例如 工程。
(2)長江流域大部分位于多水帶,水量豐富,水能蘊藏量大。 水電站是我國最大的水電站。
(3)我國有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青海牧區、西藏牧區四大牧區,它們多分布在
A.豐水帶、缺水帶 B.過渡帶、多水帶 C.多水帶、少水帶 D.缺水帶、少水帶
(4)我國水資源和耕地資源南方、北方分布不均勻,影響著農業生產。水資源主要分布在 ,而耕地資源 分布面積更大些。
(5)南水北調東線方案引水利用的河道是 ,它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河。
(6)天津處于我國水資源分布的過渡帶內,缺水問題也很嚴重。為解決我市缺水問題,可以采取哪些有效途徑呢?(至少寫出兩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沿32°22′N緯線的我國地形剖面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地形區的名稱:
①________高原,②________盆地,③________平原,④________山脈。
(2)圖中反映了我國地勢的________、________特點。
(3)圖中①平均海拔在________米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