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安第斯山脈是由 板塊和 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的。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甲、乙、丙、丁分別表示我國四種農業生產區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區域盛產
A. 水稻、油菜 B. 小麥、花生 C. 玉米、哈密瓜 D. 青稞、豌豆
【2】關于丁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是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的地區 B. 是以旱地為主的種植業地區
C. 是以家庭飼養為主的牧業地區 D. 我國主要畜牧業區分布于該區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各題。
(1)C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是 。
(2)若測得甲、乙兩山頂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則甲、乙兩山頂的直線距離是 米。
(3)圖中①、②可能發育成河流的是 。
(4)在圖中選擇一處來進行攀巖活動,你認為 處比較適合。
(5)甲位于乙的 方向,圖中B點海拔為 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聚落景觀圖(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屬于鄉村景觀,且以種植業生產方式為主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城市與鄉村的根本差別在
A.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不同B.現代運輸方式的不同
C.旅游業發展水平的不同D.環境衛生優劣的不同
【3】聚落的形成與環境關系密切,下列條件有利于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是
①優越的位置
②平坦的地形
③高山、峽谷
④氣候濕熱 ⑤靠近河流
A.①③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8年2月6日晚至7日凌晨,臺灣花蓮海域連續發生8次4-7級地震。讀“世界板塊分布圖”(下圖)。
完成下列各題。
【1】臺灣經常發生地震的原因為
A.與全球氣候變化有關B.與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有關
C.海洋過度捕撈的結果D.過度采伐森林、水土流失的結果
【2】有關板塊學說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表面由七大板塊組成B.板塊特征表現為靜止狀態
C.板塊內部一般比較穩定D.各大板塊彼此間不發生聯系
【3】下列現象,能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的是
A.世界沙漠的分布B.泥石流災害的形成
C.火山地震的分布D.全球氣候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人以相同速度從南極同時出發,分別沿東經40°和西經40°向北前進,發生的情況有( )
A.在北極相遇 B.在赤道上他們之間相距最近
C.他們之間的距離始終不變 D.可能在南極再相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