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中東某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以下地理特征,與沙特阿拉伯國情不相符的是( )
A. 海運便利 B. 干旱范圍廣 C. 石油資源豐富 D. 以黑色種人為主
【2】下列解決沙特阿拉伯水資源不足的措施,目前實用性不強的是( )
A. 海水淡化 B. 選擇耐旱農作物
C. 從南極地區輸入冰川 D. 發展灌溉、滴灌技術
【3】一艘油輪從波斯灣駛往我國廣州,一般需要經過( )
A. 直布羅陀海峽 B. 馬六甲海峽 C. 蘇伊士運河 D. 巴拿馬運河
【答案】
【1】D
【2】C
【3】B
【解析】試題分析:
【1】沙特阿拉伯東臨波斯灣,西鄰紅海,這里都是世界上航運比較繁忙的地區,因此該國海運便利;沙特阿拉伯地處北回歸線附近,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終年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少,氣候干旱,干旱范圍廣;西亞石油資源極其豐富,約占世界石油總儲量的一半以上,沙特阿拉伯是一個重要的石油輸出國;沙特阿拉伯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故本題選D
【2】該國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全年高溫少雨 ,水資源短缺,且分布不均,為了解決這里的水資源短缺問題,該國主要采取了海水淡化、選擇耐旱農作物、發展噴灌、滴灌技術等措施;從南極地區輸入冰川,對緩解這里的水資源緊張狀況意義不大,故本題選C。
【3】直布羅陀海峽、蘇伊士運河是由波斯灣向西到達西歐、美國經過的海峽,所以經該海峽不可能到達我國;巴拿馬運河是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上通道,油船也不會經過該海峽到達我國;從中東波斯灣地區的石油向東運送到我國,是從西亞途經東南亞地區的馬六甲海峽到我國,故本題選B。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經濟發展迅速,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
A.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
B.科學技術發達
C.資源豐富
D.勞動力資源豐富,且素質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工業高度發達和工業產品主要出口國外的原因分別是( )
①科技發達②勞動力豐富且廉價③國內市場狹小④礦產資源豐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氣象災害平均每年出現次數的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1】該圖反映的自然災害可能是
A. 干旱 B. 臺風
C. 洪澇 D. 寒潮
【2】【2】下列地區該氣象災害平均每年出現次數最多的是
A. 云貴高原 B. 四川盆地
C. 內蒙古高原 D. 東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四個國家輪廓圖,回答下列小題。
【1】某國際班學生對有關本國的介紹,不可全信的是
A.a國諾娃說,我國地跨亞歐兩洲和東西半球,有漫長而嚴寒的冬季
B.b國安本說,我國是多山的島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居民為白色人種
C.c國貝蒂說,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和最大的高原均在我國
D.d國杰克說,聯合國總部設在我國,我國人口世界第三,經濟高度發達
【2】對圖中陰影部分的說明,不正確的是
A.a國:棉花、甘蔗種植區 B.b國:工業集中分布地帶
C.c國:人口集中分布區 D.d國:新興工業分布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由村莊演變為城市的幾個階段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由村莊演變為城市的順序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2】演變到第③階段時,可能出現的問題有
a.交通擁堵 b.住房緊張 c.受教育條件好 d.環境質量下降 e.犯罪率下降
A. a、b、c B. d、e C. a、b、d D. 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