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國家中,不與我國接壤的是( )
A.印度
B.朝鮮
C.蒙古
D.泰國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非洲氣候類型及主要河流分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四條河流,流量最大的是( )
A. 甲河B. 乙河
C. 丙河D. 丁河
【2】乞力馬扎羅山被譽為“赤道雪峰”,形成該獨特自然景觀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緯度位置B. 海陸分布
C. 人類活動D. 地形地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京氣溫降水圖,回答下面小題。
【1】觀察北京地區降水量的分布,最需要調水的月份是( )
A. 3—5月B. 6—8月C. 9—11月D. 12—2月
【2】北京當地的氣候特點是( )
A.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 終年炎熱多雨
C.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D. 冬暖夏涼,降水均勻
【3】南水北調工程能造成的影響是( )
A. 緩解華北地區缺水問題B. 提高華北地區的就業率
C. 徹底解決水污染問題D. 造成南方地區用水緊缺
【4】國家圖書館、大劇院體現了北京的哪項城市職能( )
A. 全國政治中心B. 全國文化中心
C. 全國經濟中心D. 全國航空中心
【5】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集中承載地是( )
A. 北京的城市副中心B. 首都核心區
C. 河北雄安新區D. 天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日本主要工業區的分布”圖,回答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島嶼名稱:
A ____島 B______島 D_____島
(2)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_____沿岸。
(3)日本依靠 ___和充足的___資源,對原料進行加工,制成工業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____為主的經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人口增長速度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非洲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最高,歐洲其次
B.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相差不大
C.18世紀以前和以后世界人口增長沒有明顯變化
D.發達國家人口增長比較緩慢,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則比較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日本地圖”,回答下列各題。
【1】根據圖中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圖中字母 A 是中國
B. 日本城市主要分布在島②上
C. 圖中字母 E 是太平洋
D. 圖中字母 a 是日本首都東京,位于瀨戶內海沿岸
【2】日本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是 ( )
A. 森林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
B. 人口眾多,國內市場廣闊
C. 農業發達,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D. 發揮多港灣的有利條件,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西北某區域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詩句,反映該區域地理環境特征的是( )
A.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B.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C.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D. 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2】通過該區域能源通道向家鄉鎮江提供的能源是( )
A. 煤炭B. 水電C. 天然氣D. 火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
【1】四大地理區域中,有沙漠邊的綠洲的景觀、海拔最高的區域分別是( )
A. abB. bcC. acD. cd
【2】下列對 a 區域的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
①主要的農作物有水稻、甘蔗、油菜
②以高原和丘陵為主
③農作物一年二、三熟
④主要在亞熱帶
⑤處于半濕潤區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③④⑤
【3】下列地區全部屬于 b 地區的是 ( )
A. 黃土高原、塔里木盆地、長江三角洲
B. 黃土高原、遼東丘陵、四川盆地
C. 東北平原、內蒙古高原、云貴高原
D. 東北平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圖反映出我國的地勢特點是( )
A. 西高東低B. 東高西低C. 中部高四周低D. 中部低四周高
【2】圖中為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的是( )
A. 四川盆地B. 橫斷山脈C. 巫山D. 長江中下游平原
【3】圖中A地區最顯著的自然特征是( )
A. “炎熱”B. “高寒”C. “暖濕”D. “干旱”
【4】下列地理現象出現在B地區的有( )
①以重慶為中心的長江下游城市群
②洪澇災害最集中、最頻繁、最嚴重
③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④河流的航運價值小,水力資源豐富.
A. ②③B. ②④C. ③④D. 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