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2016年暑假,安徽師范大學國旅學院李教授帶地理專業學生赴西北某地旅游,第一天到達喀什時,感覺口渴難耐,不停地喝水。在喀什一起品嘗了當地的瓜果,感覺特別甜。接下來幾天,他們對當地的自然、人文景觀警醒了考察。
(1)分析喀什地區氣候干旱的原因。
(2)分析喀什地區瓜果特別甜的原因。
(3)簡述圖中城鎮主要分布特點。
(4)推斷圖示地區瓜果種植用水的主要來源。
【答案】
(1)深居內陸,據還遙遠,山嶺阻隔,濕潤氣流難以到達,降水稀少;蒸發量大.
(2)夏季氣溫高,光照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積累.
(3)城鎮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山麓地帶和河流沿岸.
(4)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解析】
試題分析:
(1)喀什位于西北地區的西部,這里深居內陸,據還遙遠,山嶺阻隔,濕潤氣流難以到達,降水稀少;蒸發量大,故氣候干旱.
(2)喀什夏季氣溫高,光照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積累,所以瓜果的口感特別甜.
(3)讀圖可知喀什的城鎮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山麓地帶和河流沿岸.
(4)我國西北地區深居亞歐大陸內陸,離海較遠,降水稀少,河流多為內流河.農業生產必須依靠灌溉,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邊緣有灌溉水源的地帶,分布著眾多的綠洲,綠洲是新疆的主要農業區.綠洲上的水源主要來自山區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氣溫越高融水越多,因此天越旱當地居民越盼望天晴.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政區圖,完成下列題目。
(1)寫出圖中數碼所代表的省區名稱。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其中屬于西部開發地區范圍的是_______。
(2)寫出圖中數碼所代表的自治區簡稱:
④_____;⑤_____;⑥_____,其中區內有兩個大盆地的是__________。
(3)2008年奧運會在______舉行,2010年世博會在______舉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1月30日,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讀二十四節氣圖(15天為一個節氣),回答下列各小題。
【1】申遺成功當日,我國正處于哪兩個節氣之間
A.清明—谷雨 B.寒露—霜降 C.小雪—大雪 D.小寒—大寒
【2】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 B.立夏之后,北京才開始變得晝長夜短
C.冬至日,北極圈以北出現極夜現象 D.地球的公轉產生了季節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中國局部地區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山脈①的名稱是( )
A.橫斷山脈 B.天山山脈 C.昆侖山脈 D.祁連山脈
【2】②所在地理區域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
A.青稞 B.大豆 C.水稻 D.玉米
【3】近年來,②所在地理區域的冰川面積逐年萎縮,主要原因是( )
A.過度放牧 B.全球氣候變暖
C.濫伐森林 D.濕地面積縮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人口問題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一個國家人口增長越快越好
B.一個國家人口增長越慢越好
C.人口問題只是在少數發展中國家較為突出
D.人口增長應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 高原,B 盆地.
(2)山脈:C ,此山脈以南地區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 .
(3)太行山脈東側平原D ,西側高原E .
(4)臨海:F ,我國最大的湖泊:G .
鄰國:H ,我國最大的島嶼:I .
(5)寫出我國地勢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分界線上的山脈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家住上海的小明準備在暑假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他設計了四條游覽線路(如下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四條游覽線路中,穿過不同干濕地區數量最多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小明沿③線游覽下列景觀中可見到的是( )
A. 秀美的江南水鄉
B. 茫茫沙漠中的駝隊
C. 獨具特色的那達慕大會
D. 氣勢磅礴的黃河壺口瀑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