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氣候分布在圖中
A. A處 B. C處 C. E處 D. D處
【2】造成A、F兩地降水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 經度位置不同 B. 緯度位置不同
C. 海陸位置不 D. 地形、地勢不同
【3】亞非分界線是
A. 蘇伊士運河 B. 直布羅陀海峽
C. 馬六甲海峽 D. 雀爾木茲海峽
【4】有關歐洲的地理現象中,不屬于冰川活動的是
A. 阿爾卑斯山脈挺拔的峰巒 B. 亞平寧山脈南部多火山
C. 東歐平原上波狀起伏的低丘 D. 挪沿海幽深曲折的峽灣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A、B、C、D的經緯度: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斷A、B、C、D分別位于南北、東西哪個半球?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和“中國政區圖及南海諸島圖”,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2013年4月20日8:02,雅安市蘆山縣發生了里氏7.0級大地震。我市立即派出廈門藍天救援隊,火速趕往災區,參與救援。
(1)我國最南端與最北端緯度相差約________度,最東端與最西端經度相差約________度。
(2)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它隸屬于我國的________省。廈門市對岸的金門縣隸屬于我國的________省。
(3)海南省的簡稱是________,其范圍包括海南島以及散布在廣闊南海中的________群島、________群島和________群島等島嶼。
(4)雅安市隸屬于________省。該省的簡稱是________,省會城市是________。
(5)你認為救援隊從廈門出發時,應選擇________交通方式前往災區,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民族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我國少數民族自治區的名稱。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__。
(2)滿族主要分布在東北的________省、________省、________省;布依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省;朝鮮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省;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自治區北部。
(3)我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可以概括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國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情,請選出下列組合正確的一組是( )
A、傣族——潑水節 B、彝族——那達慕大會
C、藏族——火把 節 D、蒙古族——蘆笙節
(5)與我國三個自治區都相鄰的省區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是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示意圖,丙、丁兩省所在地區洪澇災害和酸雨污染都十分嚴重。
(1)請你簡要說明形成洪澇災害的原因。。
(2)請你思考回答酸雨有哪些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四個大洲輪廓圖,回答下題。
(1)圖中所示的四個大洲中,完全位于西半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圖中所示的四個大洲中,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圖中①和③兩大洲的分界的是( )
A.蘇伊士運河
B.烏拉爾山脈
C.白令海峽
D.巴拿馬運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某地區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A海域名稱是:( )
A. 紅海 B. 地中海 C. 孟加拉灣 D. 波斯灣
【2】圖中A海灣周圍豐富的礦產資源是
A. 煤炭 B. 石油 C. 鐵礦 D. 金剛石
【3】該區域內發展農業的不利因素主要是( )
A. 氣候濕熱 B. 地形崎嶇
C. 淡水短缺 D. 交通不便
【4】從A海域進入大西洋的便捷航道是( )
A. 土耳其海峽 B. 蘇伊士運河
C. 麥哲倫海峽 D. 英吉利海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