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材料,結合圖,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2018年11月5日~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來自五大洲的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
(1)中亞各國的產品從阿拉山口入關,抵達上海參展,在我國境內沿途經過的鐵路線有:北疆鐵路、①_____線、②______線、③______線等;途經的省級行政中心依次是烏魯木齊、________、西安、________、上海等。
(2)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大宗商品運往上海參展,最經濟實惠的運輸方式是_____運輸。
(3)博覽會舉辦期間,澳大利亞正處于____季(節);若將澳大利亞新鮮的牛奶以最快的速度運抵上海,最佳的交通運輸工具是_____。
(4)京廣線與滬昆線交會的鐵路樞紐是___。
(5)上海市發展的優勢條件有(______)
①便利的交通條件 ②廣闊的經濟腹地 ③豐富的礦產和能源
④高素質的勞動力 ⑤長江三角洲發達的農業經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答案】蘭新 隴海 京滬 蘭州 鄭州 海洋 春 飛機 株洲 D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我國的鐵路干洗、鐵路樞紐、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等,考查了學生根據圖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1)中亞各國的產品從阿拉山口入關,抵達上海參展,在我國境內沿途經過的鐵路線有:北疆鐵路、①蘭新線、②隴海線、③京滬線等;途經的省級行政中心依次是烏魯木齊、蘭州、西安、鄭州、上海等。
(2)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大宗商品運往上海參展,最經濟實惠的運輸方式是運量大、運輸距離遠的海洋運輸。
(3)由于南北半球季節相反,所以11月博覽會舉辦期間,澳大利亞(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正處于春季;若將澳大利亞新鮮的牛奶以最快的速度運抵上海,澳大利亞距離上海很遠,而且新鮮牛奶容易變質,所以最佳的交通運輸工具是速度最快的飛機。
(4)京廣線與滬昆線交會的鐵路樞紐是株洲。
(5)上海市發展的優勢條件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廣闊的經濟腹地、高素質的勞動力、長江三角洲發達的農業經濟,上海的礦產和能源資源不豐富,D對,ABC錯。故選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不同的地方總有不同的標志,代表了不同的地理含義。回答以下問題。
(1)圖中能體現北京是全國政治中心的建筑是( )
(2)提起“北大荒”變成了如今的“北大倉”,我們就會想起 平原。這里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是我國最大的 基地。(選擇填空:商品糧/漁業生產/水稻生產)
(3)坎兒井是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通過暗渠將高山冰雪融水輸送到綠洲。坎兒井屬于地下暗渠引水,這樣做主要是為了( )
A.節約建設成本 B.利用地勢自流灌溉
C.避免水分大量蒸發 D.保證水質不受污染
(4)小華到香港旅游,感受最大的是香港的土地寸土寸金,“上天”“下海”成為香港擴展城市建設用地的兩種重要方式。“上天”是指建設 建筑;“下海”是指填海 。
(5)西湖不僅自然風光秀麗,而且文化底蘊深厚。宋朝大文學家蘇軾在杭州主持修建的蘇堤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簡要說說地方的文化特色對旅游業有什么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政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⑤ (國家) ⑦ (國家)
① (省區全稱) ③ (海洋)
(2)圖中②省區的簡稱是 ,該省區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因土壤肥沃、物產豐富,素有 之稱。
(3)圖中山脈A是 ,它位于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上。
(4)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圖中省區⑨是我國 (少數民族)
的聚集地。該省區的簡稱是 ,行政中心是 。
(5)圖中⑧是我國的陸上鄰國 (國家名稱),我國與其相比,在海陸位置方面的優越性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中國人均資源占有量與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較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資源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
A.石油 B.水
C.耕地 D.煤炭
【2】圖反映我國資源的基本國情是( )
A.總量豐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總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局部區域簡圖”及“港珠澳大橋圖”,回答下列問題。
讀“中國局部區域簡圖” ,完成(1)至(5)題。
(1)圖中四條鐵路交匯處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
(2)圖中①~④四條鐵路線,沿途能看到美麗的內蒙古草原風光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
(3)圖中A山脈是_______________。
(4)圖中①、②、③、④四條鐵路線屬于京廣線是______________。與海洋運輸相比,采用鐵路運輸方式實現上述兩地間的貨物運輸,其主要優勢是(_____)
①單次運量更大 ②受天氣影響小 ③線路距離較近 ④速度快,耗時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區域是__________。
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及整個主體工程正式交工驗收。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千米,是當前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其中,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是長約29.6千米的橋—島—隧集群的主體工程。
讀“港珠澳大橋圖”,完成(6)至(8)題。
(6)修建港珠澳大橋的關鍵因素是(_____)
A.資源與土地 B.氣候與地形 C.市場與交通 D.技術與人才
(7)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采用超大型沉管隧道施工難度大,主要是為了(_____)運輸
A.鐵路 B.管道 C.公路 D.水路
(8)港珠澳大橋連接了香港、珠海、澳門,全長55千米,是當前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跨海大橋的“海”是_____________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